国家出台政策拟定5年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333万公顷),16年力争调减1000万亩(67万公顷),从总数量来看,也不是很多,据农业部数据显示15年度玉米种植总面积在3690万公顷。 现在玉米面临问题重重,库存大、价格倒挂严重、财政压力大、深加工企业亏损,改革、转型迫在眉睫,所以国家想通过减少玉米种植,来减少供应量,解燃眉之急。 
可咱们农民关心的问题是,不让我种玉米了,我种什么? 吉林省农民武君倒有自己的看法,“地还得种!农民不种地干啥?2016年还打算种玉米,咋说种这个还能有人收。好好种着,一垧地要是打个3万斤,也能剩点钱。”他觉着再不济,还能剩点柴火烧,“冬天就靠烧秸秆取暖,不种玉米,不也得花钱买柴火么。” 武君算了笔账,改种大豆,一垧地一般产5000斤左右,市场价一斤在2元上下。“大豆不值钱,产量还低,如果是承包的土地,肯定赔钱。” 种点杂粮等经济作物呢?他也琢磨过,“有技术指导也能种,但关键是卖得出去,才敢种。” 你肯定也有同感,不是不配合国家政策,最终还要看能否有别的作物效益能超过玉米,而且还能卖的出去,才敢不种玉米。 我认为调减玉米面积,不是号召一下或下指标就可以办到的,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推动。 这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主要是北部冷凉地区,增加饲料玉米、大豆和杂粮的种植面积。 但我国北方是种植玉米的优势区域,即使玉米干粮降至8毛钱,在高产技术上多下功夫,效益还是有的,同时也很难找到哪种作物能大量替代玉米。 种大豆就像上面武君说的,不值钱、产量低,如果是承包的土地就会赔钱。 种饲料玉米又难以较快推广,同时还会减少普通玉米的消费量,降低玉米去库存速度。 种杂粮现在市场基本饱和,种的多了根本找不到市场,而且卖粮也困难。 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种植别的作物,要解决农民和市场如何对接的问题。 种玉米今年不管好赖,也能有人收,这是一种保障,而别的作物都基本要依靠市场来消化,能不能卖出去,都不一定,心里都不托底,谁敢种? 让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关键还得看收益,以及如何让咱农民能看到市场真正需求啥。 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及市场化,可是眼下要让农民进入市场还需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中国在农业上做出的信息引导还差的很多,基本没对农民做过什么引导。 农民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安排种植,往往产生卖难现象频出,因为农民不了解市场真正需要什么,也没有能力去分析市场需求,如果农民都具备这种眼光,农民各个都成为企业家了,也就不劳国家费心了。 职能部门需要让农民知道市场缺什么,安排种植,还需要进行调控,在什么地方种植什么品种,种植多少面积,避免一窝蜂的种植,导致本来是能赚钱的,最后由于供应过量,都不赚钱。 这也是避免农民过度依靠农业补贴的一种方式。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不是你想减就能减。 作者:芮大叔,来源于《农业技术》微信号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农医生】APP 最快、最好用、最科学的病虫草害诊断APP!一张图片+一段描述=病虫草害解决了。是业务员的农技神器!推广员的服务神器!农资老板的随身顾问!(请到各大应用市场或手机助手下载“农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