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零售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这不是我说的,赊销严重,资金短缺,恶性竞争,串货砸价,产品繁杂,陈货积压……但是,这还不是最悲催的,最悲催的是什么,电商来啦,“狼”来啦!农村淘宝、聚土地等农村电商平台,整合社会资源进军农村,又对我们零售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农资零售商是传统家庭农业的产物,是为户均面积很小(人均一亩三分地)的农户服务的。所以有人预言,10年内,随着土地流转,户均面积的提高,特别是面积扩大后对植保技术服务的要求提升,缺乏技术服务职能的零售店会率先消失。然而,当互联网爱上农业,农资电商的出现无疑加速了这种趋势。不要问,农资电商和传统农资零售店谁笑到最后,我认为,如果零售店不抓紧转型,那它迟早是牺牲掉的那批。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全民创新大众创业风潮的影响,近几年,各种线下生活服务被搬上电商舞台,这个大风口下,有些人成功乘风而飞,但同时也有不少尝试未果甚至留下重创。农一网,田田圈等都是最早借助互联网+的公司,尤其是出身诺普信集团的田田圈,名噪一时,风头曾经盖过自己的母公司,并将母公司的股票托升好几个高度,是农资圈甚至整个农业圈的当红炸子鸡。 半年过去了,那些田田圈运营站还好吗?鼻尖似乎还残留着开业时礼炮的火药味,但是当时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如今还是同样的门前冷落,除了门头换了个样,和其他普通农资店几乎没什么区别。没有入圈的人看着田田圈的各种高大上,膜拜着开业时预付款收取的惊人数额,一边感叹农户的不差钱,一边震惊电商这巨大的威力。有些人不屑,认为是昙花一现,却又在眼红人家盛大的开业典礼及轰动的影响力,有些人羡慕不已,却担心进去了出不来…… 
当时入圈的人,现在有几个还春风得意呢?走访了十几家田田圈,结果发现,那些零售店现在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开业时的喧嚣留下的不是效益的增加,而是对未来的透支,理不清的账目,算不完的优惠,最终没几个利润。因为大家都忽视了,社会环境是不是真的那么乐观,我们的目标——农户是不是有这么高的能力和素质,会不会按照你设计要求的路走。首先,种地农户的年纪,主力军在45以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仅仅三分之一,这还是在经济作物区,在大田区,不到十分之一。其次,农户心里都有一笔账,他们只看短期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长远打算的,寥寥无几。 就像《围城》里说的,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各种圈也一样。各种圈,圈住了自己的资金,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人脉,真正在圈里收益的也许只有稀里糊涂的农户了,某些产品确实价位降低了。进圈好还是避开圈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看法,进不进都可,农业互联网,互联网+农业,貌似从来都不仅仅只有各种圈,拥抱互联网有多种办法,未必只能嫉妒那些圈们以及仿圈们。 
以销售为目的的电商,加入后,经销商暴露了自己的核心零售店,零售商曝光了自己的核心农户及大户资源,在以利益为驱动社会环境下,曝光的这些资源,还有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被其他人挖走,会不会有人抄自己后路,这些都是未知数。如果有一天,厂家抛开批发商去专做农资店,批发商砍掉零售店去直供农户,甚至厂家直接到农户,未来貌似都不是梦,都有可能,谁来为这一切买单。 有人说:“互联网遇见农业,是21世纪最美好的爱情。”一切都开始于互联网化,互联网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农资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能不能取代现有渠道,现有模式,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目前还不会,这要建立在各种大数据的前提下,当我们真正将种植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种植的全过程都可以认为把控的时候,这一天才真正到来。 
在大电商时代,农资行业终将被整合处理,行业资源被最优化使用,远程化服务和集中仓储将解决目前制约发展的大部分技术问题、售后问题和物流问题。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农资电商的道路曲折,难点众多,但它的前行已成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农资行业将逐渐被年轻一辈接替,更加便捷的终端的普及和更加年轻的用户群体终将推动这一天的到来。 在目前社会形势下,在热血农资电商的同时,不要盲目求快,做农资电商要稳打稳扎,循序渐进,不要为了做电商而做电商,否则要么作死要么在作死的路上,最重要的是找准定位和方向,正确认知自我,认知时代。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农医生】APP 最快、最好用、最科学的病虫草害诊断APP!一张图片+一段描述=病虫草害解决了。是业务员的农技神器!推广员的服务神器!农资老板的随身顾问!(请到各大应用市场或手机助手下载“农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