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有一件事小火了一把,四川剑阁县因养殖企业土鸡滞销,资金链断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被要求买20只鸡,不论大小每只60元。合计1200元的任务,从年终绩效工资中一次性扣除。这种以行政手段“摊派”滞销农产品的做法也遭到舆论质疑。 群众对这事褒贬不一,有的说是好事,解决了农民产品滞销的问题,但有的也说这只是一时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我个人来看,这种事是治标不治本,咱农民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咱们无法看清市场的真正动向,不知道生产数量是多少,而需求数量又是多少,当我们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大于需求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卖难,或者是价格暴跌。 而四川剑阁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出钱来买土鸡,解决土鸡滞销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真正的卖难问题,今年买完了,企业挺过去了,明年呢?后年呢? 今天是土鸡,明天是西瓜,后天是土豆,这些职工能买的过来吗? 所以根结还是在如何引导农民是关键,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大数据来做一个规划,来保证农产品尽可能的不出现供严重大于求的现象,这样价格也不会大幅波动,农民也很少出现卖难,这是对国家和农民都有好处的事。 农产品滞销,还要从“根”来治!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请在下面点个赞吧,支持一下!】 作者:芮大叔 更多三农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农视点】,长按复制【sannong918】进行关注,每天都有全新解读干货,真正用“农民话”来解读农业政策的平台!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