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于土地资本化的尝试改革,让农民手里的土地变成钱“活起来”,先试点了土地抵押贷款,到近期的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
从本意来看,国家是想让农民可以利用土地以及宅基地贷款,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是好事。 不过我们要往长远考虑,因为一旦涉及到资本运作,就会存在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 政策风险,像15年玉米政策大变天,价格大幅下跌,很多高价承包土地的都赔钱了。 天气风险,15年部分地区天气干旱,导致多地农民减产甚至绝收。 等等很多风险,而且农业的风险周期非常长,你不到收获完毕,卖粮款拿到手那天,都存在风险。

当农民把土地抵押给银行后,是有可能还不上贷款的,如果还不上,就得把抵押物,土地经营权交由给银行,还好贷款是用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承包权,所以土地还是农民自己的,但是大家要明白,只有经营权才可以赚到钱的,承包权只能证明这个地是你的,而变不出钱来。 所以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就等于失去了从土地里获取收益的权利,和失去土地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原先咱农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往返,如果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咱还可以会老家,种上几亩薄田,虽然不能大富大贵,起码吃喝不愁,解决温饱。 但是土地开放抵押后,农民就有失去从土地获取收益的可能性,间接失去了土地,农民在城里呆不下去的时候,乡村也回去不了,没有房子没有地了,回去怎么生存呢? 
我国现在对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立法还没有完善,很多突发性事件没有处理的依据,这就会导致有很多漏洞,有可乘之机,不过就算有损失,有伤害,估计肯定是农民的利益受损,这点我不用细说,大家心里都明白。 所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会让土地资本活起来,用不好,就会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经营,导致农民“有家回不去”。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请在下面点个赞吧,支持一下!】 作者:芮大叔 更多三农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农视点】,长按复制【sannong918】进行关注,每天都有全新解读干货,真正用“农民话”来解读农业政策的平台!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