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推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农民的“卖粮难”问题。临储政策执行了8年之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外价格差巨大,导致玉米库存极高,今年临储政策被迫取消。政策可以调整,但是解决农民“卖粮难” 的初衷,不能忘! 
2016年4月26日上午国新办就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2016年玉米会不会出现“卖粮难”问题,提到国家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卖粮难”问题。 
一是要抓紧销粮腾库,千方百计地消化粮食库存。1-4月,粮食销售出库和加工转化的粮食数量有所回升,目前玉米的定向销售和划转轮出都开始启动,优先安排销售夏粮主产区和粮食仓容紧缺的地区,销售他们的库存,尽可能多地腾出仓容,收购新粮。 二是要加快建仓进度。国家下达的500亿斤新建扩建以及维修改造的仓容要在夏粮和秋粮收购的时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三是要利用社会仓容。今年国家规定,中储粮等央企和县级以上地方骨干粮食企业,可以采取委托或者是租赁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社会仓储设施来收储粮食,这一块的潜力是比较大的。 
四是做好预控应急的准备,针对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情况,我们研发了气密保温钢板筒仓,同时还预备了搭建仓间罩棚简易设施,利用非粮食企业的仓库厂房来收粮、储粮等等措施,以应对少数企业一时无仓开秤的紧急情况。 五是粮食部门严阵以待,要坚决打好夏粮收储的攻坚战。从三月份以来,国家粮食局已经派出了几批工作组,深入到重点产区来督促指导,做好夏粮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 更多三农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农视点】,长按复制【sannong918】进行关注,每天都有全新解读干货,真正用“农民话”来解读农业政策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