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天天在微信上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芮大叔,粮价掉这么狠,16年怎么种地能赚到钱啊,种点什么好呢,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种地了。 我相信有很多农民都有这样的问题,也包括你,如果你没有这种疑问,现在你可以关闭不看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16年不光是种什么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怎么种,怎么经营才是最主要的问题,今天我就不长篇大论了,捞点我认为的干货给大家分享下,可能不会很全面,只是暂时想到这些,以后随时想到随时补充。 
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16年虽然玉米价格下跌预期很大,但肯定种植玉米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今年要多在高产技术上下功夫,价格下跌,只有产量提高了,才能够保证稳定收入,看清楚,是保证稳定收入,而不是多收入。 同时要提升玉米品质,选择品质好的玉米品种,15年玉米临储收购严格大家心里都有数,而且会越来越严格,近两年雨水调和,玉米单产是蹭蹭的涨,很多农民为了多打粮,冒险跨积温种植,这样产量是会大幅提高,但是品质真心不咋地,净是水粮,看产量挺高,但是价格给不上去,今年切忌跨积温种植,一定要保证品质,能卖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也便于出手。 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增减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由于趋势难把握,价格不稳定,如果把握好市场,效益还是很显著的,今年可以找准目标市场,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 注意是找准目标市场,不要盲目种植,切记不可看15年种啥经济作物赚钱了,16年就大面积种植,因为不光你看到赚钱了,别人也看到赚钱了,所以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种植的现象,大家都不赚钱,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适当尝试有机、绿色种植 现在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是啥意思呢,现在有很多人对农副产品有高标准要求,而咱农民在有机、绿色农副产品方面供应不上,今年国家会支持有机、绿色种植方式,可以说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大趋势,同时还能卖出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增加收益。 不过在没有经验以及销售渠道的情况下,要少量种植摸索着干,因为现在国家还没有对销售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形成体系,销售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而农民往往不具备这种销售技能,我建议少量种植,尝试销售,慢慢培养信任度,如果你想要当年就获得高利润,那你就不用干了,种植绿色、有机产品,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培养,才会效益显著,而且诚信最为重要。 尝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大家都知道初级产品也就是咱卖的粮食,是最不值钱也是最不赚钱的,而产品经过深加工后价格可能会翻倍着增加,而咱农民原来只是提供原材料,现在有能力的可以尝试深加工环节,即获得农产品原材料的利润,也能获得深加工环节的利润,对于增收有很大作用。 同时国家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概念,就是为了让农民参与更多环节,来获得更多利润,在这方面国家今年将会有很多的补贴、扶持政策,大家可以多了解。 
加入农民合作社服务自己,减少成本。 大家可以选择真正有服务能力的合作社,通过在合作社采购农资,学习高产技术等各种服务,来降低自己种植的成本,提高收益。 今天暂时说这几项,只是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肯定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暂时没有想到,什么时候想起来在补充,因为有点犯懒了,不想在动脑筋了,大家原谅我吧。 种地赚钱不宜,今年要多思考。 ps: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写明作者:芮大叔(微信:15636661232),来源“三农视点(sannong918)”,不胜荣幸,万分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