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种植户都明白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昆虫媒介。但柑桔木虱究竟有哪些习性和特点,该怎么更好防控?让我们跟随原亚洲第一大柑桔专业果场,总面积3万多亩的广东杨村华侨柑桔场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来好好认识柑桔木虱。

从1978年4月16日开始,在田间采柑橘木虱成虫,移养在用玻璃灯罩内的盆植柑橘小苗上,上部用纱布罩严实。以新栽植的橘备用,作不定期更换,保持柑橘木虱常有所喜欢的新芽嫩叶饲料和适合于柑橘木虱成虫产卵的嫩芽。 柑橘木虱世代计算,采用成虫产卵第1日的卵至下一代成虫第1日产卵日。其中观察孵化、若虫期、成虫期,并统计卵孵化率、世代历期。 
柑桔木虱这七个特点必须懂 1)在杨村柑橘场一年有11代,世代重叠 
杨村华侨柑桔场十二岭分场科研站从1978年4月20日算起,止于1978年12月31日,共观察发到九个世代多一点,若借用柑橘研究所在4月份前观察到的二个世代,共计为11代。一只雌虫开始产的卵与后期所产的卵,在不同时间孵化后,后来孵化的幼虫开始与前期孵化的在下一世代(母代与子代)开始重叠。而母成虫仍然存活并产卵。在田间因为世代重叠,在防治上略有疏忽,必然导致虫口密度很快上升。 2)产卵,最高718粒 当新芽第1片叶半露时,开始产卵。卵产于叶柄缝隙和叶的合缝处。有堆产、条产、散产,在条件不适合时,即嫩芽转绿后没有幼嫩的新芽时,则散在叶上。雌成虫在产卵前,要先选好位置,然后才行产卵。 
1978年的产卵记录:每雌成虫产卵可达500粒以上,少的可产465粒。1只雌成虫最高产卵粒数,自1978年11月19日始至1979年1月27日止,共产718粒。产卵历期68天,有产卵天数55天。 
1978年6至7月代,产卵历期34天,产卵数为573粒。以平均计,每只雌虫可产卵566粒,平均产卵历期为25天。卵平均孵化率达82.3%。有时孵化率可达100%。 3)孤雌不行产卵,寿命可达156天以上 
卵 该雌成虫从1978年10月14日羽化后作孤雌观察,至总结此材料时仍未死亡。如果,在孤雌中再加进雄成虫,又可交尾产卵。1978年10月8日的一头孤雌成虫,在饲养了24天后,加进了1头雄成虫,产卵数量仍达588粒,不会因为前24天孤雌生活而影响产卵量,且其寿命竟达到91天。这是很特别的。 从4月份开始的观察中,产卵的雌成虫寿命平均有40天,最长达77天,最短为14天。而雄成虫的寿命最长达98天。 
4)雌、雄成比例差不多1:1 在一般情况下,雌成虫腹部末端有黑色的锥形产卵管。雄虫则没有。雄成虫的腹部淡绿色。依此,田间粗略调查,雌、雄成虫比例似出现1:1。 
5)每代历期长短与温度有很大关联 随着温度上升,一个世代的历期短,低温的冬季一代的历期长。从10月到11月的一个世代,历期达34天。越冬代从母雌成虫产卵至子成虫再产卵,是在1978年11月29日至1979年2月22日,历期共达82天。世代历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若虫期上。例如7月代和8月代的若虫期只有8天,而10至11月代为33天。同时,越冬代还明显表现在成虫的天数上。 6)若虫共5个龄期,各龄蜕皮天数不相同 
卵和初孵幼虫 各世代中同一龄期的若虫天数也不一样。有时在一天多一点时间即可蜕皮,有时则要6天多。但因经验不足,往往只观到4个龄期。 
7)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木虱活动的主要因素 温度高的夏季,其活动力强,但寿命较短,秋季以后,温度渐降,活动力渐差。冬季低温柑橘虽有较好的嫩芽,其也停止活动,所以其寿命特别长。 
感谢南方农村报特聘农科专家、杨村华侨柑橘场柑桔研究所所长蔡明段老师提供资料,感谢以前对相关科研工作付出很多艰辛劳动的老师。 
农财网农资特购 农财网精选优质农药、肥料等产品为种植者解决问题 扫码或长按二维码,立即购买 点击登陆农财网(http://www.ncw365.com)了解更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