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服务“三农”一直是金融机构的重点工作内容。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种植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投资资金不足的困境,农场规模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种植业金融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担负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帼蓉 黄海洋
在农村地区,农户的生产资金往往通过乡邻之间的借贷来克服困难,或者是通过门店赊销,都属于“人情消费”。毕竟数额比较小。但是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要的生产资料也大大增加,这时候再依靠乡邻之间的小额借贷已经很难满足现实需要,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求金融机构的帮助,也就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比起农村金融可能牵涉到不仅仅是农业,种植业金融更关注对产业的发展,还牵涉到普通农民享受的金融服务,解决普通农民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近几年,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贷资金的供给渠道逐渐增加,涉农机构间的合作也日益增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问题。 种植业金融发展和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矛盾在哪里? 一是农民、企业家不了解金融,直接导致在种植业金融大发展背景下,还得不到较好的资金服务。不管金融需求还是金融供给都是多样化的,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我能不能得到贷款。 二是种植业金融操作成本高,特别是小农户分散,单笔贷款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金融机构更愿意服务大客户。因此,行业内涌现出一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尝试着创新、探索,为农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是农村金融消费环境不完善。大多农户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没有注意个人信用的积累,长期以往,导致农户在金融支持申请下,仅能站在格局外徘徊不前,难以融入持续的金融体系。 四是当前农业金融项目多,但精准性不够。大多数金融机构盲目将原有的金融模式照搬到农村地区,只是简单的将钱贷给农户,农户实际上的需求并没有得到相应配套的服务,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普遍存在。 
事实上,在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下,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特点给予不同模式和规模的信贷支持。 一些国有大型银行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将贷款发放给资金来源有限、规模小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切实增加流入农业园区的信贷资金总量。政府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积极开放市场准入,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入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 当前,介入农业金融的企业包括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农业服务商等,正所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处理,对于农业特有的行业属性,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特点,比起传统的金融机构,在种植业上深耕多年的农业服务商在种植业金融上更具精准性。当前,以广东裕康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综合服务商介入农业金融领域,而裕康公司当前推出的惠农贷项目,通过开拓性创造新颖的农业金融模式的企业,引入优质知名的农资产品,为农业生产把好源头关,以土地为中心积累的种植数据,指导农民长期种植选择和技术规范和市场风向,这种精准性的金融方案正在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 5月30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和广东裕康物流有限公司将于广州花都举办“华南首届种植业金融论坛暨裕康惠农贷宣讲会”,携手多位国内知名农业金融专家,深度剖析种植业金融现状和发展前景、农业金融补贴政策、农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等行业热点话题。
报名条件:面向广东省,种植10亩以上作物的种植大户均可报名参会。 获邀农户参会包住宿,名额先到先得。
部分专家、议题抢先看 种植业金融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 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1996-1998年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香港经济和金融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区域经济、金融。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 近年来致力于区域经济、金融和财税领域的研究工作,至今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学术期刊包括《财政研究》、《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涉外税务》等。出版了《风险投资》、《公共财政面面观》、《税收原理》等著作和教材共7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业部软科学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农业金融补贴政策解读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邹帆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金融学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年于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教授,硕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 长期从事财政金融和公共经济学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主编和参编《财政与农村金融》、《投资经济学》、《财政与税收》、《农村金融学》、《公共经济学》等教材。近几年来,所主持的省部级课题有:“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状况及改革措施研究”、“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研究”、“广东农户资金需求状况与供给机制研究”等。 种植业金融崛起,农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 西北大学世界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2003-2005年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8-2011年在北京交通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责任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等职。 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9项,主持各级领导、政府委托课题和其它各类横向课题80多项,出版著作66本,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登陆农财网(http://www.ncw365.com)了解更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