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疮痂好防治还需掌握窍门!四招就搞定它
2016-04-12   来源:安顺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28次   评论:0

点击

“柑桔通”

可关注我们!

各地柑桔正处于春梢期,或花期至幼果期,宽皮橘类要特别注意疮痂病,否则产量低,果实卖相差,抓住嫩叶期和幼果期赶紧喷药保护。过了时机,想补救都难,一年的辛苦就白忙了。

温州蜜柑叶片疮痂病斑

宽皮橘感病严重

柑桔疮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柑橘区的宽皮柑桔类发生较重,愈往南发病愈轻。病菌侵害新梢、嫩叶、花瓣、花萼、幼果,严重时落叶落果。

叶片受害,开始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木栓化。嫩梢叶片受害,病斑隆起,叶片不能正常展开,严重时提早脱落,有的叶片展开后,病斑成圆锥形凹向一面,成“漏斗”状,病斑多时,叶片畸形。果实受害,果面出现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状凸。幼果发育受阻,或脱落,果实膨大后形成斑疤。

此病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在16-23℃,最高为28℃。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在广东以春季发生为主,秋季气温适宜,如遇阴雨,或早晨雾重,即可发生和传播,危害秋梢。感病品种为宽皮橘类,柠檬的一些品种也感病,如香柠檬、尤力克柠檬等。

疮痂病后期病斑

柠檬果实溃疡病斑

与溃疡病区别

温州蜜柑果实疮痂病斑

叶片溃疡病斑

疮痂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当气温回升至15℃以上,并为阴雨多湿天气时,病菌开始从老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或水滴和昆虫传播到幼嫩组织上,萌发侵染成新病斑。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其远距离传播是带病的苗木、接穗和鲜果销售。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1℃,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24℃,当温度达28℃以上时很少发生。广东的发生时期:一是春季,为害幼嫩的春梢、花器和幼果,为最严重;二是9月的秋梢。但有一些橘类品种在特殊的环境下,夏梢也有发生。湿度对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凡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春梢发病重,反之则轻。

柑橘品种的感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橘类、柠檬最感病,柑类、柚类等次之,甜橙类、金柑、枳抗病性较强。疮痂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以刚抽出而尚未展开的嫩叶、嫩梢及刚谢花的幼果最易受害,随着组织的不断老熟,抗病性逐渐增强。

果实疮痂病斑后期症状

果实和叶片疮痂病斑

以保嫩叶和幼果为主

防治措施以保护嫩叶、幼果为重点。

1、冬春修剪病枝、病叶,疏通密闭枝条,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2、新区种植,苗木不能带有病叶、病枝。病区的接穗应用50%苯特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

3、新种幼树发现病枝、病叶时,随即剪除,集中烧毁,防止蔓延。

4、喷药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当春梢新芽露出0.2-0.3厘米、谢花约70%时,连续喷药2-3次,以保护新梢及幼果;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抽发秋梢时,在新芽露出0.2-0.3厘米时喷药保护。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1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嘧菌酯)800-125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先将药剂用少量水开成母液,然后按使用倍数加水稀释,即二次稀释),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900倍液,或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6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800-1000倍液,或0.5-0.8%等量式波尔多液。

稿件是柑桔通整理,感谢杨村华侨柑桔场柑桔研究所蔡明段老师和原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刘绍基老师。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Tags: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推广丨红蜘蛛头疼?!每年用5次,.. [下一篇]蔡老师告诉你:搞清楚这八大因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