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保育猪不好养,有可能这两种病是原凶!
2016-02-02   来源:商丘农批网  作者:扑街不乱发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上周全国各地区猪病呈散发型,暂无较大疫情出现。受寒潮影响温度骤降,产房仔猪腹泻增多,主要以猪流行性腹泻、仔猪黄白痢、因着凉引起的腹泻;中大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主要以蓝耳病、流感、猪瘟的感染,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主。猪病一般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居多,并趋于非典型性。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将近期遇到的一例蓝耳病与副猪混合感染的诊疗过程向大家分享、交流,希望能在您的养猪生产实践中带去一些帮助。

  一、发病情况: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在猪病通人工诊断时遇到一例猪场常见混合感染的病例: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左右,病猪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被毛粗乱、扎堆、关节肿大、咳嗽、气喘、耳尖发紫、眼皮水肿等症状,发病率在3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曾接种过猪瘟疫苗,并用氟苯尼考治疗效果不理想,还是有保育猪发病和死亡,且死亡率有增无减

  这是病猪及解剖图片:

病猪扎堆、被毛粗乱、耳尖发紫

肺脏充血,间质增宽,呈典型间质性肺炎病变

有纤维性渗出形成“绒毛心”

二、诊断依据: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与猪友沟通了解发病情况、病猪图片和解剖图片初步诊断为猪蓝耳病和副猪混合感染。

  三、治疗方案:

  针对蓝耳病感染的情况,每吨料添加20%替米考星2000克,连用2周,控制猪场蓝耳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同时每吨饲料中添加10%的恩诺沙星1000克,连用一周,治疗副猪和其他细菌病的继发感染;同时每吨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5000克和多种维生素,连用2周,对控制猪蓝耳病和增加机体抵抗力和提高采食量有一定作用。

一个月后电话回访,除患病严重的猪前后死亡12头外,保育猪群已经稳定了,猪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被毛粗乱和关节肿大的猪已经恢复正常。该养殖户十分感谢猪病通兽医老师,说猪病通给自己挽回了五六千元的经济损失,已经把猪病通诊断系统介绍给他周边的养猪朋友。

四、治疗体会:

1、猪蓝耳病主要破坏肺部巨噬细胞,造成机体免疫抑制,这样易造成各类细菌病混合感染,如保育猪出现副猪、链球菌病、中大猪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等。有些蓝耳苗毒力较强,也易引起免疫抑制,这也是有些猪场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2、猪蓝耳病暴发后很难恢复平静,主要是猪蓝耳病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45天,这样就使病毒在猪群不同阶段循环传播。造成疾病的持续不断,所以用药疗程最少要2-3周,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3、在不稳定的猪场总有一些猪对蓝耳病没有建立抵抗力,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如果猪群处于良好的状态下,继发感染的压力较小,猪群有较好的免疫力,就不易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添加中药保健能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如黄芪多糖、扶正解毒散等中药,对预防猪蓝耳病有一定作用。

4、在选择蓝耳疫苗要谨慎,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如蓝耳病抗体S/P平均值均已超过2.5,表明该猪场蓝耳病病毒较活跃,已经感染了蓝耳野毒,通过进行蓝耳病毒分离,再进行测序,选择适合本场的蓝耳毒株进行免疫。保育猪在断奶、转群时用相关的药物保健配合进行。

5、副猪嗜血杆菌在病猪关节、浆膜、肺脏、脑膜等部位含量较多,而关节、浆膜、肺脏、脑膜等毛细血管分布较少。一般药物很难到达副猪嗜血杆菌分布最多的部位。所以在药物的选用上,只进行药敏实验选用药物是不够的,必须选用穿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高的药物,如: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

作者:执业兽医师 李敏 来源:猪病通(微信公众号:zbt120)

猪病通诊疗系统是专注猪病诊断与治疗,微信搜索“猪病通”公众号,关注即可自动诊治猪病,方便快捷,又可人工诊断,执业兽医师给您提供专业的诊断结果和防治方案。微信搜索“zbt120”,关注猪病通微信公众号,轻松看猪病!

Tags:能这两 责任编辑:扑街不乱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保育猪不好养,有可能这两种病是.. [下一篇]猪价摸高10元/斤!好行情能否延续..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