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猪病通”自动诊断与人工诊断统计分析:上周全国大部分地区猪场疾病压力较大,主要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相互之间引起的混合感染为主,疾病特点:顽固的呼吸道症状、病死率高。给养猪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在此提醒广大猪友重点加强对以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另外,产房仔猪腹泻发病率有所增加建议做好产房的保温和疫苗的免疫工作。针对前者,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控呼吸道疾病。 猪舍温度 在当前的冬季,猪舍温度已经是各个猪场所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针对养猪场的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大家应该通过各种平台已经比较熟悉。笔者在这里也按照“惯例”提供一个表格,以使大家巩固记忆。如图所示: 
当前,想必大家更关注的是猪只冬季抵抗严寒的方法。我们通过整理文献,归纳了以下几种实用措施,以供参考。 (1)保证饲料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要高,必要时添加油脂。条件允许时,可给猪饮洁净的温水。 (2)合理提高饲养密度,但是要掌握好“合理”。 (3)尽量采取多次、多量饲喂的方式,提高饲喂次数和饲喂量。 (4)做好猪舍保温工作(如产房安装保温灯、保温箱等),并且防止贼风侵袭,同时注意适当通风,控制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5)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固定的或者活动的热源,煤炉、液化气加热设备、电热板、地暖等等。 
(养猪场分娩舍加热设备) 以上的措施目的就是提升猪舍温度,保证生产高效进行。检验实际效果的不仅仅是看温度计上的数字,而是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猪场生产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某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各个阶段猪群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猪舍温度。如断奶仔猪,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动;温度低了,仔猪挤压成一堆。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再次提醒广大猪友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舍内温度,以确保猪群时刻保持最适温度状态。 猪舍湿度 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相对湿度过低(即猪舍非常干燥)时猪舍内容易飘浮灰尘,很多病毒和细菌附在灰尘中,同时还使上呼吸道黏膜加大,黏膜变得干燥,防御机能下降,进而诱发呼吸道疾病。一般建议,猪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5%。针对当前的冬季,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猪舍内粪便以清扫为主,尽量减少或者杜绝冲刷猪舍。在猪舍内过于干燥时,要注意通过过道喷水、带猪消毒的方式增加相对湿度。 
(猪舍带猪喷雾消毒) 饲养密度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时每头猪占地面积为0.5平方米,但随着仔猪长大,50日龄也成高密度饲养,此时要进行一次分栏,把长势不好的猪分出转到另一空栏饲养,对其进行特殊照顾,这样既降低了饲养密度,也改善了群体均匀度。中大猪如果空间小了它们会心情烦躁,出现咬尾、咬耳朵、打架等现象,严重的会出现伤亡。高密度饲养会使猪的抵抗力下降,患病的几率大大上升。70公斤以上的猪占地面积至少在1.2-1.5平方米才合适。 整齐度 关于整齐度,我们认为以两点举例。一是猪群抗体水平整齐度,二是猪群躯体整齐度。有学者认为,猪群抗体水平整齐度与育种有很大关系。还有人认为是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疫苗接种时,不能产生充分的应答造成的。 影响猪群躯体整齐度的因素除了疾病外,更重要的就是人为因素。建议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妊娠舍母猪的饲喂,对其新生仔猪的整齐度有很大影响;加强猪舍巡视,对发病、掉队猪及时隔离好治疗。 
总之,冬季养好猪关键在于做好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如疫苗防疫、猪舍内外消毒等),同时给猪群提供较好的饲养环境。由此,降低猪群冬季呼吸道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整体成活率、降低全场料肉比。多生、少死、快长、价高,不正是咱们猪友所想要的吗? 【 文章来源:猪病通 微信公众号:zbt120 作者:猪病通 执业兽医师 丁万超 】 “猪病通”诊断平台:实时在线、操作方便、科学诊断、权威方案,是您养猪致富路上的好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