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环割不当或种植过深等易引起这个病,四步能有效搞定!
2016-06-16   来源:张家界农批网  作者:xiaoma哥   字体:【 】  浏览:137次   评论:0

脚腐病为害树干时称为裙腐病, 为害果实时称为褐腐病。 主要危害植株根颈和根系,即常发生于主干和地面交界处。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为重要的常见病害之一。

幼年树感染脚腐病而叶片卷缩

果实褐腐病

此病发生在柑橘植株主干基部, 栽培过深的幼树多从嫁接口处开始发病。初时病部呈不规则油渍状, 树皮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腐烂, 散发酒糟味,在潮湿多雨季节, 病部常有褐色黏液渗出, 随后逐渐扩展到形成层和木质部, 病斑沿主干上下扩展, 向下可蔓延至根系, 引起主根、 侧根甚至须根腐烂。 如气候干燥,病部干枯开裂,扩展缓慢。如轻度发病,叶片发黄并逐渐脱落,重度发病,则落叶后树体干枯。

感染脚腐病,一边枝条黄化

植株受害时, 与病部同方位上的树冠叶片失去光泽, 严重时叶片变黄, 叶脉金黄色, 易脱落。当病斑向四周扩展使根茎树皮全部腐烂时, 导致全株枯死。

果实褐腐病,果心变褐,外面成不规则褐色病斑

为低等真菌引起

脚腐病由多种低等真菌引起, 有时为单一病原菌, 有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发病。不同柑橘产区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不一样, 国内已知有 12种。 主要是金黄尖镰孢霉, 柑橘疫霉,寄生腐霉菌等。 据报道,四川主要是金黄尖镰孢霉和寄生疫霉, 湖南主要是柑橘褐腐疫霉。

环割后因处理不当感染病菌而发生脚腐病

伤口利于病害发生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树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成为初侵染源。 次年气温升高、 雨量增加时, 病斑中的菌丝除继续为害健康组织外, 疫霉产生孢子囊, 释放游动孢子, 镰孢霉菌产生分生孢子, 由雨水传播, 伤口侵入。 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 最适温度为25-28℃。 高温多雨利于此病发生流行, 土壤黏重、 板结、 排水不良、 种植过密的园区发病重。 虫害的伤口或人为导致主干基部皮层损伤均有利此病侵染。

脚腐病后期,流胶主干腐烂

果实褐腐病

1) 选用耐病砧木。以枳、 红橘、 酸橘、 酸橙为砧木, 适当提高嫁接口位置, 较少发病。新种植盖土时不能嫁接口覆盖在泥土里面,那样很容易感染病菌。地下水位较高或密植的柑橘园, 不宜选用红橘作砧木。

2) 加强栽培管理。防治蛀干害虫, 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保护树冠下部果实, 当果实近着色时, 用竹竿将近地面的果实撑起, 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果实和枝叶上, 涝害或大雨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布杀菌剂。

3) 病树治疗。发现病树, 及时把腐烂部分及病部周围一些健康组织刮除, 然后涂敷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100-2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 乙磷铝) 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21%过氧乙酸20倍液, 80%赛得福可湿性粉剂 25倍液, 或用1∶ 1∶ 10波尔多浆涂敷, 也可用石硫合剂渣加入新鲜牛粪及少量碎毛发敷病部。 药剂处理后, 应常巡视果园, 发现新病株或处理不彻底的, 及早重行药剂治疗。

4)靠接换根。对腐烂皮层面积大,伤口难以愈合的柑桔树,或是挂果果树,可在树干旁种上枳壳实生苗,用靠接的办法,增强树体对养分的吸收。

对于脚腐病,您若有好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欢迎您在下方“写留言”,留下您的建议。若有照片也可分享给小编。

Tags:易引起 步能有 责任编辑:xiaoma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人手必备丨农药肥料稀释换算方法.. [下一篇]震惊丨又遭沙糖桔砍树事件,损失..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