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未来10年,还会有多少的农民在田间劳作。 从现在来看,很多农村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在种地,由于种地收益的降低,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这就让农村劳动力呈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 同时我们还要思考一点,如果这些“老弱病残”都种不动地了,谁还能来种地? 我们来看一些农民说的大实话: 1.未来几年农民种地的人会少,是因为岁数大了,干不动了,可是不种地,仅依靠点土地流转费生存,够用吗?不够是必然的,今后的农民,路在何方?去城里安家不现实,也不具备生存能力。 2.马上进入规模化种植的年代了,那些小打小闹的农民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土地不掉价,农资成本又高,种啥啥不值钱,国家补贴力度又不够大,我们没办法,只能不种地了。 经常看到类似于未来的中国谁来种地这样的文章,我想这并非危言耸听。 现在很多政策像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城镇化建设,都会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这是必然的趋势。 我们先不考虑离开农村的农民如何安稳的生活,单说未来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如果大量减少农村劳动力,那么就要培养职业化农民来顶替,现在不光是要农民离开农村,同时还要培养专业的农民进入农村。但是从眼下来看,我们这一点做的很不够。 现在粮价下跌,种地不赚钱已经成功的将农民比出了农村,但是相应的却没有多少职业农民再进入农村,有的只是一些资本进入,他们从农业当中得到很多,比如政策资金,获得融资等等,可所创造的未必有农民多。 我国农业是需要现代化,但是需要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欧美的那一套农业作风放到我国未必可行。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我国农民不但能种地,还能从种地中赚到钱!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请在下面点个赞吧,支持一下!】 更多三农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农视点】,长按复制【sannong918】进行关注,每天都有全新解读干货,真正用“农民话”来解读农业政策的平台!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