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后,气温并没有因为立秋而降低,而是一路持续走高,37℃以上的高温天气连续一周多的时间,是近年来少有的特殊天气,致使大棚冬枣日灼病严重发生,价格也一路下滑,给枣农造成不小的损失。枣农们无奈地说:“秋后‘母老虎’来了!” 
1. 为害症状。 大棚冬枣在生长季节遇到极端高温和强光,导致果面(向阳部位)发生皱缩、萎蔫、发红、变软,甚至脱落的现象。 2. 发生规律。 由于冬枣叶片面积小,阳面果实容易受到日光直射,而果皮在被强光照射后,会在表面形成小的日灼伤痕。如雨后天气突晴,气温突然升高至30℃以上,还有连续多日的持续高温等恶劣天气,极易发生冬枣灼伤,特别是大棚冬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特殊年份可延长到中旬)发病尤为严重。 
3. 防治方法。 首先,大棚冬枣目前已进入白熟转色期,应进一步加强肥水管理,有条件的冬枣园可采用滴灌补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可显著减少日灼病的发生。在天旱高温、有可能发生日灼病的天气,可在傍晚对棚内叶片和果面采取喷水补水的措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秋施基肥时应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避免过多施用氮肥。 
其次,培养合理树体结构,在修剪和调节枝叶量方面,要保持中度的叶幕结构树体,做到枝叶稀密有度,以利于通风透光,防止和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再次,树盘覆草,减少土壤温度升高,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根系水分的正常吸收,可减轻日灼病为害。也可采用树行间生草,减少地面裸露,减少阳光对地面直接照射而引起土壤温度的过分升高,创造不利于日灼病发生的田间小环境。 此外,还可采用在冬枣棚膜上搭防晒网或抹泥的办法,尽力减少强光直射,防止或减轻日灼病的为害。 ------------------------------------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资讯”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长按可进行复制呦) 投稿邮箱:2358372049@qq.com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