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猪病通诊断系统统计分析,上周全国猪场情况基本稳定。部分地区受夏季炎热酷暑影响而出现热应激现象,表现为母猪产程延长、产死胎、母猪返情率高、育肥猪热性喘气等。另外夏季蚊蝇较多,由此带来的疾病(猪乙型脑炎、慢性猪瘟、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弓形体病等)出现上升趋势。猪病通兽医师建议广大猪友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驱蚊灭蝇、防止阴雨天气的饲料霉变等工作,加强饲养管理稳定生产。 在一些规模化猪场经常会遇到这类“大耳朵”猪,中小型猪场因为猪群基数较小,并且操作比较“细致”,所以较少出现。下面根据猪友之前的一个提问,与大家交流一下“大耳朵”猪的防治方法。 
猪大耳朵症包括血肿和淋巴外渗两种, 此病一般不伤及生命,对商品猪影响不大,但会使种猪有损外观而影响经济价值(销售)。 1、发病原因 这种症状在产房仔猪及保育猪阶段比较多发。诱因多是产房仔猪打耳号、疫苗防疫(这些都需要人员保定,有的人员直接抓猪的耳朵)和药物保健(部分猪场做)等;断奶后转到保育猪舍,
分群合栏、挑选种猪等工作的应激,使猪出现了争夺地盘(玩耍或斗架)的行为,发生争斗后导致个别猪遍体鳞伤,尤其是耳朵被咬。这种情况下,由于耳朵的皮肤有较强的弹性和抵抗外力的作用而不出现破损,但是皮下组织、小血管、淋巴管可能会出现损伤。较大的血管断裂时,血液充盈到耳朵的皮肤,同样如果是淋巴管受到损伤,淋巴液充盈了猪耳朵的皮肤。 2、症状 一般为一侧性耳朵肿大,像小水袋一样下垂, 触摸有液体(波动感),穿刺就可以确诊。 
3、治疗 本病一般不用治疗就可以自行康复,多数病猪到育肥后期肿大的耳朵就会变的干瘪而自愈。轻微的猪耳淋巴外渗,一般一段时间后自身吸收,
肿胀消退。严重的可以在耳尖部消毒,用洁净的手术刀片切开2厘米左右的小口,放出里面的液体(血液或淋巴液),最后肌肉注射抗生素即可。 4、预防 猪病通兽医师给出以下建议,以防此类现象的发生。 (1)对产房仔猪进行断尾、剪牙、打耳号(小心伤及血管和淋巴管、对受伤的小猪及时用碘酒消毒,必要时注射抗生素)、做防疫及保健时,一定不要双手提起小猪的耳朵!尽量用手托着猪的胸腹部进行保定。 (2)减少断奶合群后的应激,同圈猪大小要均匀、整齐度要高,发现仔猪斗架的及时制止!以防出现外伤。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