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际农产品市场,NYBOT原糖(近月合约)收盘价22美分/磅,周环比上涨6%,再创新高。随着国际糖价的攀高,一些乐观的看法认为,价格可能达到或超过历史高点,比如1980年的40美分/磅以上。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国际糖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价格的波动性可能不再有过去那么大。供应方面,80年代开始兴起的淀粉糖工业,使得糖有了替代品。而这些替代品的使用比例在一些国家已经过半。需求方面,74年和80年的糖价暴涨,和当时发达国家确保国内糖的数量供应的采购机制相关。而现在的国际糖市场,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需求方。整个市场的规模和需求的弹性,都显得比过去要大。所以我们认为,糖价要重复历史,并超越历史高点的可能性较小。 上周,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八月份全球主要谷物和棉花的供需报告。报告对整体的供需情况调整并不是很大。分品种而言,报告调高了09/10种植季全球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和期末库存;调低了大豆、大米和棉花的产量和期末库存。我们认为,国际谷物未来的供应在前期高价、长期投资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下,是不断改善的。而棉花的需求问题中期无法得到改变。我们维持未来对国际谷物和棉花价格的中性看法。 国内粮油信息中心也发布了8月份的预估报告,调高了今年国内玉米、小麦、稻谷和油菜籽的产量。对国内谷物市场,我们的看法是,政策支撑的力量,使得出现了库存增加和价格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反映为谷物的库存较高,无法顺价销售。中期来看,政策取向应该是维持较高的收购价不变。但随之而来的库存损耗和无法顺价销售的费用累积,将慢慢成为国家财政的包袱。所以,未来供应的压力不可忽视。国内粮价应该缺乏大幅上涨的可能。最近,东北的旱灾,显得比较严重,但最终的影响取决于后续的灾情发展。 农业部发布了七月份的猪存栏数据。生猪存栏量4.50亿头,月环比增加0.6%,能繁母猪存栏4806万头,月环比下降0.5%。能繁母猪占比10.7%。这些存栏指标仍处于偏高的水平。尽管猪价反弹已经两个月,但我们仍然认为,这从本质上,可能是一次价格的超跌反弹。尽管背后可能还有意愿库存增加等因素。但因为供应的压力尚未缓解,猪价继续大幅走高,并在下半年进入养殖景气高点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