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行业的环保问题这几年逐渐被民众和领导部门重视,于是各种管控政策相继出台。有些地方限制,有些地方则直接干脆禁止。 
养猪业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一环,我国每年的生猪存栏量至少以亿计,其中大部分生猪由中小规模养猪场养殖。而这些散养户,是养猪污染的重灾区。养猪的污染到底严重不严重?相信即便是养猪人自己也会承认养猪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觑,除了猪粪和水污染,甚至有人说养殖业的氨气排放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所以,在一些环保呼声较高的发达地区,禁养政策开始普及。在划定的禁止养殖范围内,所有的养殖场都被限期搬迁,很多养猪人因此苦恼。比如福建省是比较发达的省份,该省有一个小城是养猪大县。仅2017年春节过后一个月,这个县就砍掉了200多万头的生猪存栏量,很多养猪场被清理掉了。 
即便是没有禁养政策的区域,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不少养猪人都反应自己收到了《畜牧养殖行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对养猪场进行整改,比如需要建沼气池,需要把污水处理之后才能排出,需要污染治理备用地等。对于不少小规模养猪场来说,这些要求基本是为养猪场判了极刑。 
目前,养猪人不少都人心惶惶的,毕竟这种心塞的事儿就在眼前!我们认为,养殖业多少年的粗放发展,确实需要改,但应该给养殖户一个适应时间,目前的步伐,迈得有点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