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稻米市场已由紧平衡转为相对宽松,但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供应总量充足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高价库存稻谷充足与市场流通粮源偏紧等矛盾。如何在保障稻米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又能有效化解临储稻谷高库存,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临储稻谷出库新策已逐步明朗 目前临储稻谷出库新办法已逐步明朗。4月中旬刚刚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小麦稻谷和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收储矛盾突出的地区,要有收购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要抓紧做好仓容准备,摸清仓容和分布情况,抓好腾仓并库、调销减库、仓容建设和维修改造。积极落实库存粮食消化相关措施,分品种、分品质、分年份精准施策,缓解库存压力。”按照这一新思路实施临储中晚稻出库,将对化解临储中晚稻高库存和后期稻米市场走势带来重大影响。 分品种施策为托市收购指方向 分品种施策为我国今后的稻谷托市收购指明了方向。由于一直以来我国托市收购只分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三大品种,入库时也没有将普通稻与优质稻分别定价,分开储存,因此,分品种销售目前也只能和以前年度一样,无法区分优质稻与普通稻,但分品种施策却为今后托市收购指明了方向。虽然普通稻与优质稻的托市收购价格一样,但后期托市收购可能会对不同品种的稻谷品种实行分仓收购,分别保管,分别销售。 分品质施策符合按质论价规律 分品质精准施策符合按质论价的市场规律,抓住了要害,将是临储稻谷拍卖的一大创新,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临储稻谷加快去库存。由于产地、品种、保管期限和保管条件不同,每个库点的稻谷品质有差异是必然的,而且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可以通过满仓鉴定和拍卖前的抽样化验,来确定每一仓库库存稻谷的具体品质,操作难度并不大,在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不同品质的稻谷价差,使其对市场主力真正产生吸引力,才能有效化解高库存。 分年份施策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分年份施策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上年举行的超期储存粳稻拍卖已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具体实践,效果不错。但上年只分超期储存稻谷与临储稻谷两种形式,不够精准,价差太大。若能对不同年份的临储稻谷拍卖继续进行细化,并结合品质指标进行定价,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拍卖效果,对化解临储稻谷的高库存一定会大有帮助。 临储中晚稻拍卖不会拖得太久 虽然4月份临储中晚稻出库基本没戏,但在国内临储中晚稻库存庞大、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和去库存化的背景下,临储中晚稻去库存预计将会提速。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地方储备稻谷集中拍卖高峰逐渐退潮,如果临储稻谷继续推迟出库,则稻谷供应偏紧状态将会加剧,稻米市场将因此出现缓慢上涨,使得稻米与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比价依旧维持在较高位置,从而降低稻米竞争力,抑制稻米的需求。而国内外大米价差则将因国内稻米的上涨而继续扩大,也将使我国大米进口居高不下。同时,较高的价格也将继续刺激稻米生产,使得水稻产量继续增产,库存更为充足。不但无法消化老库存,新库存还将继续增加,这不是政策调控的初衷。因此,临储中晚稻拍卖时间应该不会拖得太久。 作者:郑红明;来源:粮油市场报;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