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目前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60%,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上海以87.6%的城镇化率位居榜首(2015年数据),北京仅次于上海,达到了86.5%,天津则为82.93%,其他省份均低于70%。其他省份作为省域经济体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慢,农业人口都占据相当的比例因此城镇化率与京津沪差距较大。 广东尽管城镇化率较高,但由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差距较大因而位居第四。江苏与广东相似,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苏南领先苏北因而位居第五。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城镇化率已迈入城镇化后期阶段。未来这些区域发展特点是人口将从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大城市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大从而产生超级城市群,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而西部地区较低的城镇化率意味着这些地方未来有较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尤其是人口大省,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一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城市群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未来几年随着城镇化加速,大量人口将进入到郑州、成都、重庆、合肥、长沙等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