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国际糖价下跌 内外价差加大
2015-07-15   来源:揭阳农批网 生意社 作者:约定之日   字体:【 】  浏览:33次   评论:0

2015年上半年,国际原糖价格创出6年半新低,而国内糖市却在减产预期下强势升温,糖价内外倒挂明显。业内人士称,由于主产国增产超预期,而国内消费旺季已至,利好政策频出,这种国内外糖市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或仍将持续。

2015年以来,在全球供应充足,巴西货币雷亚尔持续走软冲击下,国际原糖价格持续走低,并创下6年半来新低。业内人士称,总体来看,全球原糖产量增速放缓,全球食糖消费依旧保持稳健增长,这将使得食糖供过于求的局面得到缓解;但泰国食糖意外增产以及印度食糖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供应依旧充足,且巴西雷亚尔维持低位,会迫使原糖价格维持低位。

价格震荡不止

2015年国际原糖价格可谓动荡不止。1月份由于巴西受干旱天气因素影响及中国消费旺季价格上涨带动,ICE原糖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价格从14.36美分/磅上涨至16.27美分/磅。随后自1月下旬开始,巴西出现降雨,旱情缓解,国际原糖价格重回跌势。在此期间,受巴西货币雷亚尔持续走软、印度实施食糖出口补贴政策、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国际原糖价格持续走低,并创下6年来新低,期价从16.27美分/磅一路下跌至3月底的12.26美分/磅。4月初,国际糖价在巴西货币雷亚尔触底反弹及中国进口增加的提振下振荡反弹,期价从12.26美分/磅反弹至5月中旬的13.92美分/磅。随后巴西货币雷亚尔重回跌势,全球供应充足继续施压糖价,国际原糖价格重回跌势,并创出6年半新低的11.07美分/磅。截至6月26日,国际原糖价格报收12.34美分/磅。

全球供应过剩量上调

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估计,2014/15年度的市场供应过剩量从62万吨上调至222万吨,因印度和泰国产量超预期。ISO称,在2014/15年度剩余的几个月中,市场可能面临持续的利空压力,近期供应充足且库存量高。另外,ISO也预期2015/16年度(10月/9月)全球糖供应短缺230万吨,连续5年的供应过剩局面结束,若全球糖需求维持平均增长370万吨,到2016/17年度供应紧缺可能达到约600万吨。不过,尽管预期全球糖市在2015/16年度将转为供应短缺,但在全球剩余库存大幅削减前,价格大幅回升的走势可能放缓。

巴西方面,UNCIA(巴西蔗糖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6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甘蔗压榨量低于预期。巴西中南部糖厂6月上半月压榨甘蔗394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2%。6月上半月中颁布糖产量同比减少15%,至197万吨;乙醇产量同比下滑4.1%,至16.6亿公升。

印度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产糖国,由于供应充裕,糖价已跌至生产成本以下;作为全球头号消费国,印度2015/16年度(始于10月1日)的期初库存可能达到1030万吨,较本年度高37%。

泰国方面,泰国甘蔗和食糖协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2月1日开始的本榨季泰国糖产量升至创纪录的1130万吨,甘蔗压榨量为1.06亿吨,亦创纪录高位。另外据美国农业部预计,泰国2015/16年度糖产量或增加4%至1140万吨。

未来糖价将维持低位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进口食糖52万吨,同比增加34.68万吨,增幅200.2%。2015年1~5月,中国进口糖约为207万吨,同比增加76万吨,增幅58%。2014/15榨季截至5月底中国进口糖累计315.3万吨,同比增加22.3万吨,增幅7.6%。

瑞达期货分析师称,进入2015年之后,由于国内外食糖基本面存在差异,国际食糖价格走低,国内糖价维持涨势,致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进口糖利润大增,促使食糖进口增加。但是随着中国食糖进口增加,国内供应紧张局面暂时得到了缓解,且食糖进口配额已基本用完,未来进口糖以配额外进口为主。在国家管控进口的基础上,预期后期食糖的进口量将出现大幅下降,因此未来进口糖对国内食糖市场的压制作用将减弱。

上述分析师表示,由于印度和泰国食糖增产超预期,当前市场供过于求局面未改,加上巴西雷亚尔持续弱势,预计原糖价格将持续走弱。

国内糖价将迎新一轮上涨

2015年,国内白糖基本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国产糖进入减产周期,减产以及进口管控使得国内的食糖供应出现偏紧的状况。国内糖价因供应偏紧而走出上涨行情。在节前采购、减产预期、进口减少等多重利多因素的影响下,白糖期现价格双双走高,在国际糖价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形成国内外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国内外价差持续扩大。业内人士称,在下一季糖市基本维持减产的预期下,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国内糖价中长期内都将维持上涨态势。

郑糖期现价协同并进

进入2015年,国内白糖期现价格一改之前持续下跌走势,强势上涨。从1月份开始,郑糖就步入“上涨”主旋律,在糖厂推迟压榨、节前消费旺季以及减产预期的提振下,期现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创出阶段性新高,郑糖指数从最低的4578元/吨一路上涨,至3月3日最高的5242元/吨,持仓量从101.24万手上涨160.9万手,表明主流资金积极介入做多。随后市场传闻食糖进口管控放松,郑糖承压回落,期价从5242元/吨回落至最低4923元/吨。之后减产超预期支撑糖价,且广西糖会透露减产及进口管控利多消息,郑糖振荡上涨,截至6月26日,郑糖指数报收5500元/吨,较2014年12月31日上涨838元/吨,涨幅为18.30%。

现货方面,国内食糖现货价格(南宁)在进入2015年后受消费旺季、主产区减产以及进口减少等多重利多消息的影响下,价格一路走高,从年初(1月5日)低点4370元/吨左右,一路震荡上涨至6月26日最高的5300元/吨左右,涨幅930元/吨。

产销缺口扩大

瑞达期货分析师表示,目前2014/15年制糖期生产已基本结束。截至2015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52.19万吨,同比减少产糖279.61万吨,其中产甘蔗糖978.41万吨,产甜菜糖73.78万吨。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广西白糖主产区产销双降,其中产量为634万吨,同比下降24.7%;销量为433万吨,同比下降15.3%。工业库存201万吨,同比下降41.7%。产销率为68.2%,同比上涨8.5%。同期,云南主产区的产量为230万吨,同比增长0.02%;销量125万吨,同比增长14.6%。工业库存105万吨,同比下降12.8%。产销率54.3%,同比增长6.9%。广东主产区产量为80万吨,同比下降32.5%;销量为58万吨,同比下降36.6%。工业库存22万吨,同比下降19.6%。产销率为72.1%,同比下降4.8%。

此外,2015/16榨季,广西将继续减产,播种面积1240万英亩,预估减产达到70万吨。云南方面也将减产,预计减产幅度为30万~50万吨。合计下个榨季减产100万~120万吨,产量预计在930万~950万吨水平。上述分析师表示,若消费继续维持5%的增速,那么下一榨季消费预计将超过1600万吨,因此国内食糖产销缺口将达到650万吨,在进口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依然有270万吨的缺口。

将迎新一轮上涨期

截至6月底,2014/15榨季全国累计产糖1055.6万吨,销糖687.65万吨,工业库存367.95万吨,同比减少173.8万吨。一般新疆最早开榨在9月下旬,而主产区广西和云南一般在11月份之后开榨,因此抛开加工糖和进口成品糖的数量,未来4~5个月里全国仅有370万吨不到的可销售量,平均每个月80多万吨,这相对往年来说,供应量明显偏紧。

当前天气逐渐转热,但是下游需求却迟迟未见好转。卓创资讯分析师孙悦表示,据卓创调查,大多数糕点、糖果、果汁以及冷饮等各类用糖终端拿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大缩减,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销区库存量不大,且受当前糖价涨跌两难、持续盘整的影响,市场观望心态较浓,因此后期或将出现销区集中批量备货的现象,预计8月中下旬,即中秋节之前下游采购备货力度可加大。总的来看,今年白糖消费量基本持平或略低于去年。

孙悦表示,除却下个榨季减产、中秋节销区备货等利好因素外,国内糖市也面临着国储糖可能放储、进口政策会否发生改变等利空因素。但总体来说,在减产以及国家进口管控的背景下,下半年糖价维持涨势,尤其是九十月份,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陈糖逐渐消化,新糖还未上市,糖价或可再迎来一轮上涨高峰。

淀粉糖供需矛盾尖锐

近期淀粉糖市场需求疲软,市场整体购销清淡,厂家库存压力逐步增大,但在亏损运营和成本高企下,厂家坚守报价,谨慎观望市场,部分厂家通过减产或者停机检修来缓解较大的库存压力。原料玉米和玉米淀粉窄幅调整,价格变动无动能,副产品维持低位,淀粉糖厂家短期成本压力仍存。业内人士表示,在供需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短期淀粉糖市场价格弱势维持,成交难有好转。

厂家亏损加大

Tags:国际糖 加大 责任编辑:约定之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猪肉价格持续攀升 最高点八月或出.. [下一篇]郑糖 静待反转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