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处于减产年,市场普遍对元旦前后的春节采购行情抱有很大期望,但事实上,从元旦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郑糖持续回落,价格相当疲弱。原因方面,最开始市场将焦点聚集在云南陈糖上,但9月底云南结转的陈糖数量大概只有50万左右,经过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消化,元旦后仍能对市场产生如此大的冲击显然不太合乎情理。纵观当前整个糖市,能造成这种冲击的似乎只有走私糖了。
对近几个月的国际食糖贸易流进行仔细分析后,不少人发现近期很多泰国糖、印度糖甚至中东糖大量集结云南边境,其中以缅甸为主,数量近百万吨。这个数量显然不是缅甸当地能够消化的,其中大部分经云南流入到中国境内,形成走私通道,对中国糖市形成较大冲击。这部分糖质量较好,价格低廉,流入国内市场竞争力极高,因此广西糖的销售一直受到压制,即便在旺季也卖得不温不火,一月广西新糖销售量仅66万吨,去年同期为111万吨,其冲击可见一斑。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糖价一调再调、旺季糖价不涨反降的局面。
上面解释了近期糖价下跌的原因,也让我们对新年度走私量进行了重估,之前年度走私量一般30-50万吨,变动基本在10余万上下,算是小众因素,而且每年市场对这一块也有这种数量上的预期,其对行情的影响相当微弱,焦点始终放在常规进口上面。但现在不同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走私过百万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了,市场普遍预估120-160万吨,相比往年超出了大几十万吨,这个数量就不能不关注了,因为它足以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
尽管如此,国内糖市整体运行大方向应该不会发生变化,走私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由于其之前绝对值偏小,所谓的大幅增加也就几十万吨的量,相对1500万吨的消费量而言,这个数值尚不能左右全局。就短期来看,之前流入缅甸、老挝等国的白糖数量虽号称百万之巨,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尚未流入到国内,应该仍囤于边境地区。目前中国政府已关注到该区域的走私情况,并着手关闭走私通道,受此影响缅甸、老挝等国的白糖贸易势必会出现违约情况,未来一段时间走私进一步泛滥可能性大大降低。
国内产销方面,榨季初预估的产量是950万吨,但随后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天气相当糟糕,阴雨天气很多,一来不利于糖分积累(阴雨天温差小,糖分积累需要较高温差),二来持续降雨也令甘蔗砍运受阻,多地均出现过糖厂断槽的情况;虽然前段时间的降温没能对产量形成较大危害,但实际产量肯定还是会因此有所降低,全年全国产糖量可能只有900万左右,甚至低于900万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这是国内糖价上涨的重要引擎之一。
另一个重要引擎是进口政策,去年国内开始对配额外进口实行管制,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从严控制进口,这个市场上提的比较多,就不再赘述了。2015/16榨季全年进口量应该不会高于上一榨季,甚至有一定降幅,至少从当前的船表数据看,接下来几个月进口量应该不会太大,新年度进口压力会有所减小或持平。
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大家要考虑,那就是生产成本,在熊市周期成本一般是无效的,但在牛市周期它是有效的,是一个重要支撑。目前国内有三个成本,一是国内制糖成本,二是配额内进口成本,三是配额外进口成本。国内制糖成本近期一直在调整,最开始预计5200-5300元/吨,但随着后期生产不顺、跨区抢蔗以及减产之后糖厂管理成本分摊增加,实际成本应该远高于此,有市场人士预估会超过5500元/吨,这个数字的可信度现在还不太好评价,但成本大幅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相比较而言,进口成本要低很多,配额内用的是15%的关税,综合成本只有3500多,配额外用的是50%的关税,成本稍高一点,但也只有4500左右(以巴西糖2月初价格为计算依据)。因为我国实行进口管制,无论进口成本是多少,国外的糖都不能随随便便流入到国内市场,所以进口成本不能作为分析行情支撑的要素,在考虑成本支撑时应当主要分析国内的制糖成本。目前政策调控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扶持国内糖产业链,加上国内自身又处于减产周期,糖厂长期大幅亏损可能性不大,反应在糖价上,广西现货价格长期低于成本是不太可能的。
从最近一个多月广西现货价格变动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现货市场是比较乐观的,整个一月份柳州新糖报价几乎没怎么降过,部分集团始终挺在5500一线没动,南宁虽然弱一点,但基本也只是微幅下调,而同期期价跌幅超200元/吨。这一方面显示出现货市场挺价意愿极强,另一方面,我们从期货盘面也可以看出当前市场上投机性空头数量还是很庞大的。就价格本身来看,广西现货跌至5300一线后始终没有进一步下行动力,这同我们在前面分析的广西制糖成本相吻合,表明现货市场上成本对价格已经形成有效支撑,期货一直未能止跌更多的是盘口投机性空头资金所致,要知道当前市场上除了对基本面较为了解的产业资金以外,多数都是看空的,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期货盘面的不断下行,而从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盘口变化我们也能看出,空头离场动作非常明显,如果是长期价值投资是不是出现这种情况的。
最后,我们再谈一个阶段性因素,那就是工业临储。工业临储本质就是政府贴息贷款给糖厂,糖厂将自己的糖买下来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主要作用是解决糖厂阶段性资金问题,副作用就是减少短期市场供应,时间上一般从春节后持续到6月底,数量一般为300万吨。在政府大力扶持糖产业链的背景下,新年度继续实行工业临储的概率是很大的,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得糖厂不急于销售食糖,同时也减少了市场阶段性供应,短期利好效应是很明显的,2015年上半年的上涨就跟这个政策不无关系。年后虽是淡季,但由于节前贸易商库存普遍不高,节后采购会有个回暖的过程,加之工业临储的实施,我们对2016年上半年的行情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经历了旺季不旺的下跌之后,目前期价升水基本消失(605合约),如果现货价格回升,期价上涨空间是很值得想象的。
综合来看,虽然走私较预期大幅增加,但这一因素尚不能左右全局,加之国内生产不顺,产量预期一降再降,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走私的利影响,国内糖市大方向仍然偏多;阶段性来看,目前现货市场普遍乐观,年后在采购回暖以及工业临储的支撑下,现货市场回升概率很大,而期价前期跌幅偏大,投资价值突显,未来如果行情转好,其上涨空间应远大于现货市场。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投机性空头离场数量庞大,郑糖连收小阳,但不排除节后空头重新回归,令郑糖再次承压,建议投资者趁回落布局中长线多头头寸,SR605参考5400元/吨一线,SR609参考5500元/吨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