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蔬菜价下来了,可这鸡蛋价格又涨上来了,想轻轻松松拎菜篮子还真不容易!”昨日上午,在武定北路桥北小区附近的菜市场里,市民王红梅女士买鸡蛋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着。原来她在买鸡蛋时发现鸡蛋每斤涨了0.4元,还以为自己听错,仔细一问才知道鸡蛋确实是涨价了。她又多走了几家卖鸡蛋的摊位,价格均是7.6元/公斤,比她上次买贵了0.8元/公斤。
记者走访多个销售鸡蛋的摊位了解到,从上月开始,我市鸡蛋价格一直徘徊在6.8元/公斤左右,价格偏低,市民图便宜纷纷购买。不少摊主均表示,上个月鸡蛋的销量明显增加,虽然价格不高,但一个月算下来倒比以往还多赚了百数元。经营粮油生意多年的曹亮对记者说,我市市场上鸡蛋多为本地鸡蛋,从养殖场直接进购。今年以来,我市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充足,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减少,鸡蛋价格一直不高,最低的时候卖到6.6元/公斤。进入5月份以来,蛋价开始逐渐回升,从6.8元/公斤涨到目前的7.6元/公斤。上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近期不少外地客商,特别是北京客商到我市采购鸡蛋,外运量持续加大,市场供不应求;二是粮食、农副产品等价格高涨,带动养鸡所需的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人工费、运输费用等也显著增加,使得成本相应增加;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近期猪肉价格攀升,鸡蛋与猪肉消费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市民躲避猪肉高价,对鸡蛋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鸡蛋价格的上涨。
副食品支出增加酒类消费支出下降
一季度本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超千元
本报讯(记者贾晓龙)今年一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类支出1137元,同比增长了5.6%。这是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了解到的。
今年以来,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带动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大幅增加。一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137元,同比增长5.6%,其中3.9%是由于物价上涨而增加的,占支出增加部分的70%。猪肉、蔬菜在购买量减少,但支出金额却呈现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猪肉、蔬菜购买量同比分别下降12.58%和3.15%。由于物价上涨影响,人均消费支出金额却分别同比增长10.92%和10.24%。与副食品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大类酒消费支出下降。随着饮食健康等主流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健康文明饮酒理念得到普遍认可,促使酒类消费出现下降趋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酒类支出40.2元,同比下降11.06%,其中人均啤酒、白酒和红酒支出分别下降9.97%、9.40%和62.65%。
平衡
前段时间,肉、菜等又涨价了,这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隔几年吃货们就出来闹点动静。其实放眼整个儿商品市场,每天都有涨涨跌跌。比如今年黄金饰品的价格也涨了,大家不太关注,肉菜涨了,大家都抱怨,因为芸芸众生谁也绕不过去了。有人说,嫌房子贵我可以不买,嫌大葱贵我可以不吃,汽油不降价我骑自行车,不愁找不到解决办法,但肉菜得吃吧,谁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大伙儿不高兴的是,东西贵了就意味着兜里的钱少了。我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吃食涨跌是一种利益再分配,说白了就是有进就得有出,这就平衡了。
吃的东西涨价实际上是城里人多掏了点钱,让搞种养殖的农民和农业加工、流通企业挣了,这也不新鲜。城里人觉得吃食涨了,自己多掏钱了,实际上与过去比,一个家庭一个月也就多掏了一二百,并且肯定不会长期大涨,供需关系的变化会逐步把不合理的价格调过来,如果市场调节失灵了,那宏观调控的手段多着呢,如利率、准备金率、央票、价格指导、打击投机囤积等,所以,城里人有时候得“有序地”多掏点,等农业规模化了产业化了,吃的东西自然就便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