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号到25号在黑龙江考察调研。在考察农业时,习近平指出,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定寰表示,现在黑龙江农业问题突出,习总书记的建议既指出了黑龙江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描绘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定寰 ) 首先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发展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这里有全世界三块黑土地之一,我们有黑土地102万平方公里。但是最近这几年,我们东北的黑土地进行了大量的过度的开发,黑土地变薄了,上世纪是有50到60厘米深,现在只有20到30厘米了,还有更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黑龙江的农产品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大米,但是最近由于从北美、南美的进口的玉米相当低,所以我们无法和他们竞争,所以即使是我们过度的开发,但是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受到很大的竞争的压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黑龙江提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建设,由规模经营来提升农业的竞争力,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黑土地,我觉得这个提法正是说到点子上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习总书记对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建议深刻而具体,从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农垦体制改革以及黑土地的保护开发方面做了全面的论述,未来落实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黑龙江农业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具有跟国际上一些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竞争的能力,现在我们怎么把这种资源禀赋的条件发挥出来?主要的就是推进现代的农业的发展: 第一就是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整个现代化当中发挥引领作用,针对我们国家的家庭承包,我们要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化经营,多种经营方式,构建新型的经营体系。 第二就是发挥科技的作用,重点是我们需要有生物技术,还要有耕种方法,核心就是良种良法,具体来讲就是良种、农艺、农机、这样一些技术结合起来,来推进现代化。 第三是要把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的体系构建起来。好比说,在我们粮食生产过程中,黑龙江过去一直都是原料的供应地,加工不够,将来以后粮食生产必须要面对市场,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李国祥说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在中国举足轻重,但是整个黑龙江的生产效益还不是很好,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不能仅仅局限在粮食价格的提高上,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要把整个大产业融合,具备全球战略眼光。 (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必须要把整个大产业融合,提高附加值,把这个作为方向,所以在作为生产粮食大基地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好深加工,以及开拓市场,在这些方面实现一个大产业体系。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如果要想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还需要有大企业,大集团,我们知道国际上全球的粮食掌控的主要就是四大粮商,未来的农垦系统不仅仅定位在国内的商品量提供者的角色上,必须要有全球的战略眼光,要成为一个大的集团,要能够跟国际上的大粮商相竞争、相抗衡。另外,从整个现代农业发展当中,黑龙江的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就是农垦,农垦正在全面推进改革,农垦体系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条件和优势应该更加具备,习总书记提出来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农垦更应该走在前头,来带领整个黑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 编辑:王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