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网络诈骗手段日新月异 教你5招捂紧钱袋子
2016-05-03   来源:乐山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52次   评论:0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举案说法》报道,2016年4月28日至30日,国内首个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展览——“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体验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与传统诈骗相比,网络诈骗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更具有隐蔽性,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期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诈骗方式不断增多,这使得有效打击网络诈骗难度越来越大。

《举案说法》邀请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的王洋警官,教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为什么要关注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1至8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7万起。2014年3月,某省市一群众被骗3866万元人民币,创个案被骗金额最高纪录。

现在常见的诈骗作案手段有哪些?

骗子的作案手段变化非常快,通常会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实时诈骗。

最初的电信网络诈骗多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现在发展到网络改号、盗取QQ号微信号作案。有的假冒领导、亲戚、朋友,谎称“出车祸”、“被绑架”、“嫖娼被抓”;有的假冒企业单位,谎称“中奖”、“欠费”、“邮寄包裹”;有的冒充执法机关等等,层出不穷。

个人信息有多容易泄露?

上图是本届网络安全展览中较为惹眼的项目——NFC风险体验。只要从门中经过,身上银行卡的个人信息、刷卡记录都会一一呈现在黑色的显示屏上。

不过专家表示,类似手段并不能直接造成个人钱包的损失,而且犯罪成本极高,目前专门的银行卡防护套就可以解决这一困扰。但是从技术的发展来看,诈骗手段果真是日新月异。

现在有什么新诈骗方法?

近期,老刘收到几条定制某些业务的短信,并附带一条“如需退订短信回复‘取消+验证码’”的短信,老刘随后将验证码发送出去后,接到短信同时称换卡成功,并且手机失去信号。几个小时后,老刘联系移动客服起用了新卡,但是发现自己的3张银行卡及支付宝账户几乎被刷光或被转账,损失7万余元。

骗子利用了移动公司的一个漏洞,就是自主更换USIM卡业务。这个业务需要一个验证码,于是骗子借退订业务迷惑受害者回复验证码到特定的短信端口。受害者以为自己是在退订业务,实际上已经把最重要的验证信息给了骗子。经过这些操作,受害者手机上的SIM卡立即失效,一张保留原来号码的新的SIM卡出现在骗子的手上。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将关联过的银行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全部修改密码并进行转账或消费了。

技术这么新,骗术这么高,还能留住钱袋子吗?

虽然骗术不断更新,但是王洋警官说,生活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还是可以避免上当的。

1.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在任何地方泄漏包括身份信息,联系电话,银行卡信息等,尤其是自己手机收到的实时验证码,绝对不要在任何情况下提供给任何人。

2、面对不明网址链接,一定要谨慎点击,因为很多情况下,骗子都是利用钓鱼网站或木马病毒来骗取我们的个人信息的,一旦点击进去,很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最终造成银行卡被盗刷。

3、收到朋友或亲属一些涉及钱的信息,一定要打电话核实,不要盲目转账。

4、另外收到一些其他机构的电话或信息,称有各种各样异常的情况,千万不要慌张,请及时联系改机构的官方客服,问清情况在进行操作。

5、最后一点,不要图小便宜,天上掉馅饼的机率实在是太低了,一旦我们有这样的心理,就很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Tags:段日新 钱袋子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产业融合 [下一篇]海南琼华村强拆惹争议,记者探访..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