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燕赵大地广袤乡村美丽转型
2016-04-24   来源:商洛农批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王志达 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一词,描绘人们对未来的美丽愿景,也让“美丽中国”大背景下的“美丽乡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

从2013年开始,河北省在全省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启了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幕。如今,三年过去了,燕赵大地广袤的乡村有了哪些变化?

北方的四月,被誉为“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的白洋淀,此刻正是草长莺飞,碧水荡漾的时候。在白洋淀宽广的水域上,王家寨村是唯一一个没有通陆路的村子。78岁的村民辛秀峰正拿着农具,经营着自己的一块菜地。看到记者过来,他如数家珍的给记者介绍自己的劳动成果。

辛秀峰:有芸豆角、菜豆角、黄瓜、萝卜、小白菜、蒜、油麦菜,这都是,半亩来地吧。

白洋淀是京津周边最大的生态湿地,是我国北方极具稀缺性和典型性的自然湿地,也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的水,因为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失去了原本清澈的面目。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大水:

王大水:原来污水对水体污染比较大。养鱼污染比较大,因为原来养鱼特别多,占的面积比较大,一是喂鱼,二是鱼排泄的粪便,喂得什么都有,比如动物的下脚料,对水质污染比较大。

由于很多村庄坐落在水上,交通不便,垃圾和生活污水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白洋淀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此,河北省安新县为白洋淀水区有需求的村庄都投入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池。

王大水:这是去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们都铺设的管道,望月岛这建了一个日处理20吨的污水处理池。

记者:这边有多少这样的污水处理站?

王大水:我们这边19户有一个20吨的,那边18户有一个15吨的。

天蓝了,水净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记者在村里看到一个别致的小院。白色的墙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白洋淀诗社”,这是村民辛秀峰自家经营的诗社。每年的旅游旺季,辛秀峰家收入不菲。

辛秀峰:这个白洋淀诗社,就是每年有一次集会,北京的,好些地方的都来。

记者:旅游旺季您家收入能有多少?

辛秀峰:收入20万块钱吧。

同样是以风景著称的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拥有5A级景区野三坡。而松树口村,正位于野三坡的核心区。涞水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庆富告诉记者,今年,松树口村被河北省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片区重点村。要想真正把美丽乡村打造好,广泛融资功不可没:

张庆富:像这个村,被列为省级重点片区村了,省里面要支持,市里面要支持,都是通过成立融资平台,我们县里要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投资公司,通过这个公司,跟省市融资,用于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

记者在松树口村看到,虽然不少老百姓都建起了新民居,开起了农家乐,但仍有不少老旧的民居已经破败不堪,一些农民没有财力和精力进行修缮开发,有的房屋甚至常年空置无人居住。张庆富说,通过成立旅游投资公司,融资得来的资金一部分就会针对性的开发这些虽然破败却极具特色的老旧民居。

张庆富:我们打算老院子引进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公司统一包装,统一经营管理。然后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公司占大股份,村集体占一部分,农户占一部分。

资金有了,合作社也成立了,那么,老百姓如何才能从自己的旧宅子中淘出金来呢?张庆富说,老百姓将有“三金”:

张庆富:也就是说把农户的旧宅子流转过来,由公司统一包装以后进行经营管理,公司赚了钱了,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老百姓也得到实惠。老百姓的实惠是,他有租金,把房子租给公司以后,他有租金。然后开发建设盈利以后他再分一份儿股金,如果开发了以后老百姓在这打工还要再挣一份薪金。也就是说老百姓有三金。

从松树口村出发,向东直线距离350公里,太行山变成了渤海湾。坐落在渤海沿岸的秦皇岛,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避暑胜地。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蔡峪村,对于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农村旱厕改水冲厕所,一直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存的“老问题”。秦皇岛市农工委副书记王治国:

王治国:厕所问题,是农村的老问题了,过去都是传统的,很不雅观的旱厕,对环境有污染,产生蚊蝇等,对农民来说,虽然习惯了,但并不舒服。改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一项内容,15件事中突出的6项工作其中之一,把它作为重点来抓。

但农村改厕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挑战,老百姓传统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

王治国:这个工作一开始比较难,老百姓不愿意接受,没看到、没体会到,就对这事有怀疑。

王治国告诉记者,农村改厕不仅仅是向传统的生活观念宣战,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要求相辅相成。为此,秦皇岛市积极宣传改厕好处,比照种粮大户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改厕大户”的号召力和示范作用,困难也因此迎刃而解。

王治国:跟美丽乡村建设是配套的,因为到2020年就全部搞一遍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开始宣传,让老百姓了解、知道这事。有些事从技术上也要跟他们讲一下。同时主要是搞示范,通过改完的户,效果挺好,老百姓一看不错,我跟你学,你跟我学。我们做了几年工作了,老百姓对这个事基本上认识了。

从太行山脉到渤海湾畔,发展村集体经济、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厕所改造……河北的广大农村地区三年来完成了一次向美丽的蜕变。2016年,又迎来一个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年,美丽乡村向何处发展?美丽乡村的目标是什么?秦皇岛市农工委副主任王治国有自己的理解。

王治国:我理解着,美丽乡村不仅是乡村环境改善了,同时产业发展了。省里提“四美”: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和产业美。产业美是关键。老百姓不是环境好了就行,还要有收入,解决致富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注重怎么谋划产业。但产业发展又不是一朝一日能解决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因为农村以前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再利用村庄资源,发挥村庄特色的情况下,更理出新路子来,把这些产业逐步的发展做强。

如今,河北省也在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机制,从“事先给钱”到“项目验收”,标准更严了,干部的压力更大了,动力也更强了。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辰彦:

刘辰彦:过去跟着项目走,只要你有项目就给你钱,现在不,你干完了,我给你评,然后根据你的工作成效工作品质给补贴。逼着你,干不好了,就算你花了钱,省里也不给你补贴,逼着你干好。

Tags:从太行 燕赵大 广袤乡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挺土的村子却有项洋气的产业 看特.. [下一篇]农门学子在农业科技领域积极创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