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部昨天(13日)在农业转基因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执行严格的转基因产品安全审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充分保障;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到2020年前增加种植的4000万亩大豆,不会包含转基因品种。 这是农业部乃至我国官方首次就转基因问题进行专题发布。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首先重申我国针对农业转基因的国家立场。 廖西元:国家对转基因政策没有调整。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确保安全、依法管理。 据农业部数据,去年我国共进口8169万吨大豆,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品种。廖西元强调,包括转基因大豆在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是有结论的。 廖西元: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就是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近300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农业部介绍,我国的豆油人均使用量年消费从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照此增速,进口大豆是必须的、难免的。与此同时,我国也将推进大豆的国内生产水平,预计到2020年大豆生产面积将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廖西元表示,其中不会包含转基因品种。 廖西元: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成熟的品种,我们也只是审批了一些进口的安全证书,国内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还没有批过,我们近期发展大豆肯定是发展非转基因大豆。 事实上,尽管已经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玉米等作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以及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进口安全证书,但在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表示,网上流传的所谓识别转基因小麦、水稻、水果和蔬菜的方法,属于无稽之谈。 吴孔明:网上传播的像小麦、水稻、番茄、大蒜、洋葱、土豆、彩椒、胡萝卜、紫薯等,其实都不是转基因品种。其实转基因的检测,从科学层面上只能通过基因检测真拿出种子,人是看不出来的。包括玉米、大豆和常规的一些外表和颜色上(和非转基因品种)是没有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