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专家:玉米新收购机制是为了缩减种植面积
2016-04-10   来源:果洛农批网  作者:明星猪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3月下旬公开表示,从今年开始,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被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对玉米种植户的补贴大约是每亩不低于100元。并将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等综合性措施,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行业库存。

国家从2007年开始实施临储玉米收购,一直到2014年,都是逐年提高临储收购价格,目的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随着全国玉米产量高速增长,国家玉米库存严重膨胀,甚至出现粮库玉米存不下、卖不出的局面,玉米收储新政策应运而生。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认为,新的收购政策和大豆、棉花实施的目标价格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补贴到亩,而是不是补贴到粮,农户可以拿补贴,但是不一定要种玉米。主要目的是鼓励农户缩减玉米种植面积,降低玉米产量:

李国祥:补贴最大的区别是不再去核定种不种玉米、种多少玉米、产量怎么样、销售量怎么样,不再根据一些具体的指标确定农民的补贴;第二更有助于农民根据市场来调节结构,设定当地适合生产什么,生产对自己最有利的种植结构,不是非要种植玉米才能获得补贴。

如果是棉花价格补贴,就必须要种植棉花,要根据产量多少、销售量多少才能获得价外补贴,补贴到底怎么来发放,具体的细则还在制定当中。

目前,我国国内累积2亿多吨玉米等待消化,今年春耕之前,国家已经正式提出要核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对于每亩100元的补贴,李国祥认为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农户收入,而是要促使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李国祥:过去保成本、保基本收益有很大的弊端,对结构调整有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不跟生产玉米的生产情况挂钩来发放补贴,一方面是减少核定的难度,以及核定过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鼓励根据市场的需求市场导向来合理调整结构。这种补贴有可能就不合算了,这种不合算主要因为市场机制在整理,实际上就是不能够来生产玉米,否则有可能补贴就弥补不了成本。

Tags:专家 米新收 责任编辑:明星猪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互动|您的医保能“漫游”吗? [下一篇]桑葚提前上市每斤达60元 人工养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