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网站日前发布文件称,民政部等27个部门将建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此之前,在天津大学召开的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讨会上,民政部官员也曾透露说,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数量。 针对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李长安认为,正是由于缺乏权威准确的数据来源,才导致过去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屡出漏洞。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高度重视。除了决定开展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大普查工作外,还决定由民政部等27个部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首要的就是要掌握留守儿童的总体情况,包括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究竟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结构状况如何,还有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入学状况等等,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奠定基础。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管理部门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大多出于学者的估算和推测,缺乏权威可信的数据来源,全国的留守儿童究竟是三千五、五千万还是六千万,没有一个定数。这也是过去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屡出漏洞,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关爱的根源所在。李长安认为,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工作,将有助于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起翔实完备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以便对这部分人群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 通过普查,我们除了在规模和结构上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外,还有利于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这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所有的对策都不能“对症下药”。 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以便动态地把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特别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据此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我相信,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大普查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措施出台,中央提出的“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