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春耕正忙   如何补齐山区农田水利的短板?
2016-04-03   来源:昭通农批网  作者:乱七八糟遇到你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谚语形象地道出了农田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春耕,而对于那些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地区,眼下又是农民发愁的时候。

都说春雨贵如油,在有些地方,简直比黄金都要贵重。特别是那些缺水的山区,农水问题如何解决呢?

眼下已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着春耕生产。然而走进磨合村委会,道路两旁的农田都是干枯的,田间地头没有农户在进行劳作。村民聂正芬告诉记者,要等到雨季下过雨之后才能下地干活。

【没有田,我们这里都是地,只能种点玉米。平时没有水,要等到下雨下下来四月份才能种。下雨好的时候可以有点蔬菜吃,天干一些就没有菜吃。】

磨合村有35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75户、674人,村里面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有耕地3400多亩。由于磨合村所在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大多是石灰岩,蓄水能力不足,而且村子里没有有效水源。原来水利工程有一些,但由于建设的年代早、建设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所以该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保障力比较低。西畴县水务局副局长马显莹:

【貌喀斯特地貌最大的特点就是蓄水蓄不住,雨季被淹,旱季因为没有水源工程就保障不了用水。当地农民就是因为缺水,农业发展不起来。最主要的是水的利用率比较低,出露的泉水分散,缺乏一定的水利工程支撑。】

长期以来,磨合村都处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干旱的季节,村民们都要花半天的时间去挑水。村民聂达卫:

【天干的时候要去墨河那边挑水喝,一早上才能挑两挑,很费力。】

村民聂正芬:

【以前都是挑水来喝,天干没有水就要去四五公里外的远处挑,还要排队挑水,水都是混的,只有澄清了才能吃。】

为了解决当地村民用水问题,2006年,当地水利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前后投资1000多万元,为村里每家每户建设小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西畴县水务局副局长马显莹:

【有水源保障的地方,我们进行了农田水利的配套,特别是水源较好的地方,采取了高效节水的措施。对于没有水源的地方我们进行了"五小水利"工程,就是小水窖这些。】

村民聂正芬:

【现在是有小水窖了省力很多,等雨季把水蓄下来,差不多生活用水是够的。】

然而,小水窖的水仅仅只能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村民生产用水的需求。到每年严重缺水的季节,村民们就都没有新鲜蔬菜可以吃。村民们希望可以有水种地,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下雨好的时候可以有点蔬菜吃,天干一些就没有菜吃。希望帮我把水整通,可以有浇菜水,能种地。】

村民聂达卫:

【希望把水引来这里,整种植业,可以栽一些菜来吃,还可以种烤烟。有水的话,生活可以更好一些。】

缺水这个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磨合村委会村支书的任登琼认为,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当地的生产生活会有相应的改变。

【缺水,我们这个地方想种植没有水,想把经济搞上去没有水,想发展不容易。现在是从小水窖里挑水去种菜,天干就不行了。生产用水直接没有。要有水,样样事情都可以做,没有水,什么都做不了。农田里有水了,我们就可以种烤烟、甘蔗、种菜这些。】

西畴县兴街镇水务站站长赵凯友认为,如果建设一个蓄水池并接通管道,将水引进田间地头,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一些基本的供水设施,建1000方的蓄水池,3公里左右的引水管,让田里有水,可以种上庄稼,让当地村民吃上菜。】

西畴县水务局副局长马显莹表示,现在计划在该村开工建设一个山区农田水利项目。希望得到上级部门在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让项目落地,切实解决当地生产用水问题。

【计划在磨合村委会做一个山区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支撑产业发展。希望省厅能在人力上给予我们支持,在技术上相关部门能给我们指导。】

为此,云南省今年打算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拨专款,立项建设农水项目。云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刚表示:

【我们今年要安排资金1000万,立项实施磨合村山区水利整村推进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进行编制工作,规划要新建6件管池工程,对14条灌排沟进行改造。项目建成以后,这个村有效的灌溉面积可以达到2200亩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65%,项目完成以后,磨合村的灌溉条件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据了解,云南省94%都属于山区,2/3的耕地和人口居住在山区,虽然近年来云南省水利投入大幅增加,但仍然有不少耕地要靠天吃饭。农田水利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山区农田水利建设更是短板中的短板。怎么解决贫困山区用水难问题?如何通过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带动贫困山区脱贫发展?云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刚:

【今年我们重点考虑是要实施62个重点县,要建设50万件山区五小水利,还有就是18个整村推进。刚才我也提到,力争到2020年,灌溉保证率要达到55%,人均拥有一亩以上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口粮田,从根本上改变山区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Tags:何补齐 农田水 利的短 责任编辑:乱七八糟遇到你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互动 |低保农民竟然“被上班“,.. [下一篇]互动 |树葬、花葬这种新形势,您..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