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动能(由新业态产生) 比如饭店开门营业,宾客盈门来就餐,这是传统业态。现在,和外卖软件公司签约,接到客户订单后由外卖人员按时送给客户,这就属于新业态。实践中,很多饭店老板发现,现在手机订单外卖的营业额增长更快,而且更省事,因为只要把自己的菜做好,其他都不用操心。 这几年,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催生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可以说,新动能的产生,是以创新为依托的。 
案例(曹熙忠的“第六产业”) 在江苏省无锡市万马村,有一位企业家,怀着“乡愁”、携带巨资回到老家,租下整整一个村,做起了“新经济”试验。他,就是曹熙忠。 
去年,曹熙忠“圈”下万马村的土地,整个村将被改造成花园、户外活动区、亲子农场、蔬果基地、民宿等;还有净菜加工、产品营销和餐饮服务等二产、三产项目;另外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一个封闭的产业链。 
曹熙忠说:“园区整合这些资源,统一开展亲子游、采摘游、婚纱摄影等营销服务,为农场持续吸引游客,解决单个农场休闲游粘合力不强等问题。” 
尚田农业园区以企业化理念推动家庭农场集团式发展,以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的形态,形成可复制的“第六产业”新模式。这个园区内,一、二、三产业共生共融,是江苏省内唯一的“第六产业”示范园。 曹熙忠说,李克强总理在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并倡导“新经济”,鼓励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让他更有信心了! 
第六产业(相辅相成) 所谓第六产业,并非六个垂直的发展阶段,而是1×2×3的结构。 1.是指农业经济的一级部分,即农业生产,是原材料的初级生产。如稻米生产。 2.是指农业经济的二级部分,即原材料的加工制造阶段。如将米做成米线。 3.是指农业经济的三级部分,即将一级与二级产品运到市场销售,直至消费者手中的运输、销售等服务环节的部分。如卖米线的餐厅。 它们之间是1、2、3的相乘的关系,意味着他们之间缺一不可。 其一为零,结果只能是零。 有些农民朋友可能会觉得,创新有点难。没关系!现在创新平台、创新技术很多,比如电商平台、加工设备等等。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借助这些创新平台,因地制宜,找出特色,我们一样能产生自己的新动能!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