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贫困县”变“明星县”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蝶变
2016-03-22   来源:舟山农批网  作者:约定之日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国家确定的秦巴山特困片区县之一,一度被认为是甘肃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然而,在短短3年时间里,两当县便成为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明星县”,这种转变 得益于当地独创的“小康互助组”扶贫模式。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灵官村,风景秀丽独特,其四周是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白皮松原生区,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蜿蜒的山路时隐时现。

然而,村支书曹宗孟告诉记者,多年来,灵官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过活,家家日子过得都很紧。

因为我们这边,它就处在一个山区,平时也没有其他的一些企业支撑,靠山吃山靠地吃地,就靠传统的粮食作物。因为地也有限,这边平地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山坡地,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粮为生,没有别的收入。

2007年,曹宗孟还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毛头小子。每年秋天,他都跟乡亲们一起去白皮松林子里采种子 卖给外来的收购商,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几年下来,曹宗孟渐渐摸出了门道。

有一些客商,一年到秋季,来我们山上收购白皮松种子,我们老百姓就会上山把这个种子采下来卖给他们。后来打了两年交道后,我就问他们,把这个种子拉回去干嘛,他们都说回去育成苗,卖苗子。

林区就在家门口,村民们却不知道怎么利用白皮松致富。曹宗孟和村委会的几个年轻干部一起,开始考察白皮松树苗的市场行情,发现其销售价格和发展前景都很可观。经过商议,曹宗孟带头从自家种粮食的地里分出半亩,开始尝试育苗。

(第一年)技术啊各方面都不掌握,所以也就种到地里没有出苗。第二年我就了解了一下、掌握一下育苗技术,回来以后就在自己的家里育了半亩,那年育成,苗子出来的还比较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卖了17万

半亩17万6的销售额,让曹宗孟和同事们看到了推广的可能性。可是,大部分农民既缺钱又缺技术和经验,育苗产业怎么搞起来呢?此时,两当县创新建立了“小康互助组”模式,恰恰为育苗产业的起步提供了可能。两当县副县长李娜:

这种模式主要是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产业嫁接、资金捆绑等方式,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扶贫政策、市场销售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障稳定增收,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在政策的支持下,曹宗孟率先带头组建小组,通过与县级技术部门和致富带头人合作,让村里最困难的几家贫困户拥有了“互助产业”,在种粮之外有了新的收入。曹宗孟:

我带了四户,咱们贫困户有土地有劳力,我出苗木,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力,把这个苗子栽到他们地里,效益是对半分红,等于说我栽的这个苗子里面有一半就是他的。

互助组让村民抱成了团,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积极联络下,白皮松育苗的技术问题和销路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育苗产业开始在两当县的多个乡镇推广。

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白皮松育苗让乡亲们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但与此同时,树苗三年的生长周期也让一些脱贫心切的乡亲们犯了难。为了解决树苗收益慢的问题,两当县因地制宜,又开发起香菇产业,探索形成了“企业带农户,大户带小户;长线育树苗,短线种香菇”的扶贫新模式。两当县县长郭省军:

有些产业是长线产业,多年后才能见效的,同时,我们群众参与的不止一个互助组,他有长线的还有短线的产业,比如说育苗是长线的,但像香菇,养蜂等是当年能够增收致富的,就是要算大帐,保证农民的收入不减少。

65岁的王定福是两当县左家乡的贫困户,以往老王只能靠退耕还林补贴、低保补助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去年起,王定福加入了“香菇小康互助组”,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挣到了10000块钱,这让老王自己都不敢相信。今年王定福打算继续跟着大户好好学技术,把树苗和香菇都种起来,争取早日脱掉贫困户的帽子,自力更生也当起“大户”。

我一字不识,没有技术,大户都有技术呢,技术协会给你指导,给你教。教过一年,我也就能会了,就能自力更生了嘛,就不要大户了。

在两当县,像王定福一样参加“香菇小康互助组”的乡亲们还有很多,而他们所使用的菌棒全都来自于黄波菌业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正是“小康互助组”模式中政府引进的龙头企业,免费为村民提供菌棒、菌丝、钢管大棚等材,减轻农户的负担。企业负责人黄波:

通过互助组几种不同的模式,带动咱们贫困户参与这个精准扶贫,我们这个产业基本上全覆盖。

随着香菇种植越来越红火,村民们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两当县左家乡党委副书记李晓璐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农村壮劳力已经不再外出打工,而是选择在家门口自己搞种植,通过小香菇收获大财富。

有龙头企业带动,他们也不愁技术,不愁资金,他们也就跟着发展这个产业了。发展了一年以后,也就如期脱贫了。

如今,“房前香菇棚,屋后树苗生”已经成了两当县的平常景象。两当县县长郭省军表示,小康互助组促进了贫困户“单打独斗”和大户“各自为政”向组织化、规模化生产转变,将社会力量与扶贫政策有效结合,让精准扶贫发挥了最大效益,贫困群众获得了更大收益。郭省军:

从现在来看,我们全县已发展“小康互助组”480个,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小康互助组”全覆盖。每个群众都参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小康互助组,让每个群众都有自己的致富门路。编辑记者:高凡、傅竹风责任编辑:舒晶晶

Tags:明星县 甘肃省 责任编辑:约定之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互动 | 乡村之声喊您来推举“乡贤.. [下一篇]梨子价格下跌 产梨大县几千吨梨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