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土网2016/04/08 15:32 近日,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联盟由中国农业大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农学院等单位联合倡议,由全国从事渔业产业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全国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和水产技术推广、信息技术企业等56家单位组成,旨在通过构建以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协同创新模式,形成适合于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转移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化进程。 
现代渔业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渔业正处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型养殖导致水产养殖业面临着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养殖风险大、环境压力大等问题,集约化精准养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说,“现代渔业一定是养殖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这些都需要现代渔业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水产养殖正在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这一观点,成为与会专家和相关从业者的共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用这么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我国,水产品提供了消费者动物蛋白总量的27.3%。与此同时,占地球面积70%的水域目前所提供的食物只占人类全部食物总和的10%,“这意味着现代渔业的发展空前巨大”。 据统计,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渔业在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接近67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09万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6万元。水产品出口顺差超过100亿元,出口额稳居国内大宗农产品首位,可以说全世界每3条鱼中,就有两条是中国生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