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部署2016年。对于去库存,姜大明称,综合考虑房地产去库存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有保有压的用地政策。2016年去库存仍是主旋律,除了依靠农民工市民化,还有“人地挂钩”政策和地票制或可借鉴。 去库存大门继续敞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11月尽管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10月的5.5%升至8.6%,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从10月的-24.5%升至-20.9%,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0月的-2.9%继续降至-4.5%,100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继续下降。除商品房销售仍相对良好外,11月房地产数据继续低迷,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出现加速下行。 很明显,在宏观经济触底、经济大环境并不乐观的市场背景下,官方希望通过“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举措帮助提振中国经济。 为此,去年至今,楼市已经出台取消限购、降低首套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交易门槛、公积金贷款政策等等,甚至下半年以来央行连续3次“双降”,从去年至今,央行累计6次降息5次全面降准。本次习李表态之后,预计2016年楼市“救市”去库存大门将继续敞开。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女士表示,楼市去库存的关键在于供需双向发力。对于房企来说,在当前高库存和去化难问题之下,房企营销战术的调整旨在积极撬动客户入市,全方位调动客户需求。因此,强调主动蓄客、揽客、拓客的渠道营销成为房企发力去库存的关键环节。 探索“人地挂钩”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列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针对去库存任务,国土部也配合出了药方。房地产库存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分化形势,也和此前的宅地供应规模密切相关。 对房地产库存压力过大可能存在的地方土地收入减少等问题,姜大明也表示,国土资源领域风险比较集中,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和违规土地抵押处置,可能诱发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风险源调查研判,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农民工市民化被列为去库存的有效手段,2016年国土部将综合考虑房地产去库存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有保有压的用地政策,对没有完成闲置土地处置的地方相应扣减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状况,当前房地产分化的状况以及部分地方城市存在的房地产过剩现实根源在此。落实城镇新增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也是解决当前库存和户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方案之一。 国土部还将分类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对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资源环境超载的城市,加快划定永久性开发边界,形成空间硬约束,其他城市可以分期划定,促进集约发展。 地票制可消化房地产库存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实行地票制度,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有利于消化房地产库存。 文章提到了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仍有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使得审批手续繁杂,征地拆迁难,投资项目落地慢。农村土地改革滞后也使得土地缺乏流动性。这些体制机制矛盾造成交易成本过高,限制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对此,楼继伟认为,解决方法就是要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行地票制,农民宅基地还耕后,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变为资本,可携带入城投资创业,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有利于消化房地产库存。并且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也有利于进城农民安居创业。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的行业资讯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聚土网」或「jutucom」,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聚土网每日优质精华内容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