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甘肃高台:小康路上步伐铿锵
2016-03-30   来源:海北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走进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16个贫困村,温室大棚内蔬菜绿意盎然,养殖圈舍里牛肥羊壮,帮扶工作队抓产业、搞培训、解难题,群众抓生产促增收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

群众的需求记在心上

浓浓的年味还没散去,精准扶贫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就已经开始忙活了,新坝镇官沟村的工作队已经开始计划新一年的工作了。“今天我们和村上的宋书记过来,新的一年了,看你们家里都有啥新的打算。”听说三社杜发成有致富的新打算,已过晌午还未来得及吃饭的工作队员们就直奔老杜家。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队员们写在本上、记在心上、拿在手上的大事。自去年7月驻村以来,工作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拉家常、察民情、访民意,与乡村干部共同研究谋划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富民产业,帮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使全村40个贫困户家庭和王军明、杜发成一样,燃起了致富信心。

富民产业让他们有了奔头

新坝镇小坝村一社贫困户黄多军告诉笔者,村容村貌等基础条件的改观,提振了他们的精神气,富民产业的培育,更让他们致富有了奔头。“今年,我准备再养几头牛,挣上些钱了,修一下房子。”去年黄多军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搞起肉牛育肥,收入增了不少,一下增强了他致富的决心。

近年来,高台县始终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在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强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让各项惠民政策真正发挥出“拔穷根”的作用,使贫困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2015年,该县在16个贫困村完成危房改造2829户、渠道建设63.65公里、通村道路19.04公里,打配机井18眼,7个贫困村的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便民金融服务网点一应俱全,贫困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2016年,我们村全部脱贫”

走进骆驼城镇新民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挂着扶贫攻坚流程图。“通过我们制定的这个脱贫攻坚‘853’作战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全村的82户建档立卡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可以很精准帮助我们的建档立卡户及早脱贫。”骆驼城镇新民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建生告诉笔者。

“2015年的收入好着呢,人均收入下来七千多。今年我准备再养三个牛,再包上三十亩地种上,希望生活更好一些。”55岁的新民村一社村民王强,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定西迁移过来的,帮扶干部帮助他家制定出了“劳务输出+养殖产业+种植业”的脱贫计划和措施。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他家的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7000多元。和新民村一样,高台县在16个精准扶贫村全面推行“挂图作战”。“通过2015年一年的努力,我们的82户建档立卡户77户已经脱贫,剩余5户争取在2016年全部脱贫。”骆驼城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田莲翠自信地说。

小康路上新期盼

“今年打算种点瓜果、洋葱等经济作物,希望今年有个好的收成吧。”笔者在贫困村——南华镇永进村看到,许多农民群众抢抓农时积极春耕春播,广阔的田野上到处是农民群众忙碌的身影。

“今年我准备再贷些贴息贷款,把牛圈往好里收拾一下,把牛的养殖规模也往大里扩一下,如果效益好的话争取在这猴年发个‘牛财’。”永进村二社村民张惠发展肉牛养殖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现如今,他利用自家后院逐步扩大规模,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7头。张惠告诉笔者,这几年肉牛行情一直比较稳定,去年仅仅依靠养牛就收入了3万多元,对于今年如何增收他胸有成竹、满怀期望。

Tags:甘肃高 康路上 步伐铿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鸿忠:切实担当“三农”和扶贫主.. [下一篇]农业部:马铃薯主粮化的关键是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