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摊机制,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和省继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 
不过,我市一些种植户投保积极性却不高。 买保险,就是为了有个保障。结果,保障没有落实,反倒添了很多烦心事。 在采访中,江福初告诉记者, 有一次地里遭了灾,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过来理赔,结果对方说只有达到8级风力才能理赔。 明明是遭了灾,保险公司为何不理赔? 江福初认为,农业保险不符合实际, 没有真正为老百姓服务,这样的农业保险有什么意义? 对此,记者咨询了市农林局蔬菜办副主任杨瑜斌。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出台和实施农业保险的地区之一,根据全省的情况统一落实政策,各县(市、区)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险种。 杨瑜斌说,我市农业险种主要是蔬菜、西瓜、葡萄、甘蔗等。 至于具体实施,农业保险走的是商业化的路子,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类似于车辆保险,保险公司会制定相应的细则。 杨瑜斌说,农业保险工作量大、利润却很低, 农业保险出险几率高,比如一次强台风过境,可能成千上万的种植户都会提出理赔。 很多种植户主动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赔偿额过低。车险最高能赔付50万元,甚至100万元,但农业保险赔偿金额却不高。比如葡萄种植,一亩地种植成本大概是四五千元,哪怕定了全损,最高只能赔偿2000元。 成本投入跟全损赔偿金额不完全相符,杨瑜斌说,这主要跟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有关。 很多农户思想比较保守,一旦没有获得理赔,就是亏了。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 杨瑜斌说,省政府出台农业保险,主要是在全面受灾的情况下,能让种植户获赔一定的启动资金,保证再生产的能力。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的行业资讯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聚土网」或「jutucom」,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聚土网每日优质精华内容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