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兜住稳定就业底线,为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能更有效地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缓解农民就业增收压力,也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打好坚实的基础。重庆市政府根据党和国家的重要规划部署,积极引导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在日前出台《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以政策鼓励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大功能区产业有钱景 都市功能核心区主要依托楼宇经济,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贸、文化创意、都市旅游、餐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都市功能拓展区紧扣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物流会展、仓储配送、软件研发、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等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积极鼓励农民工利用自身经验和技术创业。 城市发展新区主要以各类园区平台为依托,大力发展装备、化工、电子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商贸流通、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等产业。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工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加工和现代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创业。 九大园区重点支持 在全市首批打造2―3个国家级返乡创业示范县、3―5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县。按照“孵化园+创业园”的模式,重点打造一批市级重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园和返乡创业园。 在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支持巴南经济园区围绕汽摩制造和数码电子配套产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城市发展新区,重点支持江津德感工业园区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綦江工业园区围绕汽摩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绿色节能建材,永川“种苗云港星创天地”围绕特色植物种苗生产开展返乡创业。 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点支持开县工业园区围绕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开县厚坝镇现代农业园区围绕现代农业,巫山工业园区围绕轻纺服装、电子产品,秀山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围绕食品药品、消费电子、纺织服装,酉阳小坝返乡创业园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木材产业等开展返乡创业。 创业融资贷款有保障 返乡人员创办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可按规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 设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对承贷银行按基准利率贷款形成的逾期不良部分,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按照一定比例拨补。 组织有意向的社会投资人、风投公司考察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和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扶持有条件的返乡创业企业通过创业板、新三板直接融资。 建立和完善集群企业信用体系,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开展农村个体工商户授信贷款等新型金融业务。将有市场、有赢利能力的返乡创业企业纳入银行转贷周转机制支持范围。 扶持减税加培训 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微型和鼓励类中小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2年内按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成为个体工商户、开办个人独资企业的,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扩大农民工创业培训项目范围,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纳入GYB(创业意识培训)补贴范围,对农民工分类开展GYB、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IYB(提升你的企业培训)等创业培训,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一批“星创天地”,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提供科技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