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古至今,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与土地相关。封建社会,土地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农民付钱租的少量土地在人口少的时候基本能满足生存,但当人口急剧增长的年代,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生存权就会受到侵占,当达到临界点时,一次外患,一场自然灾害的到来就会成为引起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代朝代在中晚期总会伴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因为中晚期人口增加数量大,可供耕地不够用,封建王朝统治下,粮食生产总有极限,统治阶级又不可能像如今一样将大量的私有土地分发给农民,所以大规模流民的揭竿而起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中国近代史上一共历经了五次大的土地革命(改革),从“打土豪,分田地”开始就始终是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从根源上杜绝历代朝代更迭的事件发生。农村土地政策与制度的实施与改革就是让耕者有其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和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这种情况下,旧有的土地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农业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就逐渐被运用到国家新的土地改革实践当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推进,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已然成为土地改革的必然产物,极大的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道路是正确的,但过程始终曲折。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也充满诸多问题,除了国家政策没有全面放开外,土地流转所面临的区域限制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传统的土地流转方式受到挑战。事物的一切运动演变都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国家经济要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就需要迅速崛起,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就成为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前奏,因此,近两年,土地流转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中屡次明确;科技社会要进步,作为互联网的科技产业就应迅速渗透,全方位的“互联网+”就成为带动传统行业改革创新的催化剂,因此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就顺势而生。互联网与土地流转的相互作用能为农村土地流转带来怎样局面,目前还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的开局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推进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层面的逐渐明朗,有效促进了土地流转的进行,而2008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农村土地网站。紧接着2009年又出现了两家,但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属于很冷门行业,网站的内容也无非是关于政策和新闻资讯以及少量的半真半假土地信息。随后诸如政府网站以及同城、赶集这样的信息发布站点也开始涉足到土地信息发布,但土地流转双方基本不会在互联网上发生任何行为。直到2014年,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导向,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出现了大范围增长,仅两年时间就出现了十几家土地流转网站。截止2016年2月份,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土地流转企业已有约20家存在。存在即合理。笔者认为这20家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解决了部分人群的土地流转问题,如果能通过整个市场、企业发展、商业模式等探索出一套正确的发展道路,那对于整个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社会经济等带来益处。笔者为此特别做了相关了解,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资金实力、团队、商业模式、资源优势等分析,土流网、聚土网、土地资源网三家最具代表性。关于此三家的具体分析,各位可翻阅笔者之前的文章《谁会成为土地流转百万亿市场大赢家?》。 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已然形成,后期会对三农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不敢妄加猜测,但总体会越来越好的,毕竟经过历史发展沉淀的创新产物,总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我们翘首以待。 文/兰多 来源:聚土网 微信公众号:jut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