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日,全国多地面临强暴雨天气,各地城市农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陕西、浙江、陕西、北京、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局部地区发生强对流,江苏阜宁昨日龙卷风肆虐,冰雹侵袭,已致98人遇难,800多人受伤。那面对大雨洪水天气我们如何应对呢?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出发生洪水时的一些基本常识,避免大家受到伤害,请奔走相告。 当地天气反常,天天下大雨,那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现在手机都自带这些功能,各位可根据预报和预警来调整安排出行计划,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驾车出行者,请及时关注交通台实时路况信息和降雨信息,提前绕开积水区域。或者不要开车出门。新手请切记。 当洪水来临前,请备足几天的食物、饮用水和日用品。 准备药品、通讯工具。 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不时之需。 当洪水来临,尽快撤离到安全位置,切记钱财乃身外物,撤离请及时。 在农村山区地带,要立即撤离溪床和低地。 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救生漂浮物,尽可能保留身体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洪水来的太快,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有通讯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灾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挥动颜色鲜艳衣物或呼喊等方式呼救。 洪水汹涌时切记不可下水。原因在于此时水中除了危险的漩涡、暗流外,还有上游冲下来的漂流物、倒塌的电线杆都易造成碰撞或触电。 发生洪水时,城市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a.危房及危房周围; b.危墙及高墙旁; c.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d.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 e.电线杆、高压线塔周围; f.化工厂、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13. 发生洪水时,农村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农村地势开阔,洪水会长驱直入,房屋易倒塌,民众更易受到侵害。 在农村常见的危险地带有: a. 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 b. 行洪区、围垦区; c. 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 d. 电线杆、高压电线塔下。 14. 哪些人易受山洪灾害的威胁? a.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脚下的居民,最易受到山洪的威胁。 b.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这些地方直接受到山洪的冲刷,不宜建房。 c.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因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函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d.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 e.暴雨时毫无思想准备,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活动和休息的人群。 f.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最易出现危险。 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注意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危害。 15. 洪水、山洪灾害发生后应注意哪些方面? 大灾过后往往容易伴随疫情发生,要确保灾后人员安全,应积极做好灾后的疫情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受灾区及转移安置点上的医疗防治救治工作。 a.认真做好房屋、水井及周围环境的灭菌消毒,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居住。 b.做好临时安置点的卫生工作,加强对粪便、农药及鼠药的管理。 c.对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深埋。尽量避免接触到被鼠、猪、狗、牛等污染的水体。 d.密切掌握灾民的疫病动态,必要时接种相关疫苗或服用预防药物进行预防。 e.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病侵袭。 f.积极做好伤员的救护治疗和现场抢救治疗,严重者及时转送急救站或附近医院治疗。 g.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的食物有:被水浸泡过的食物;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玉米、花生等;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 16. 哪些行为是破坏防洪或山洪灾害防御的违法行为? a.在明令禁止的陡坡地、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在林区乱砍滥伐林木等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 b.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坡危险区泥石流灾害易发区范围取土、挖砂或采石的行为。 c.破坏雨量站、水文测量网点、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的行为。 d.往河流乱倒垃圾、土石、矿渣等废弃物,在河道中违规采砂的行为。 e.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中修建违章建筑物,种植高杆作物阻碍行洪的行为。 f.破坏、毁坏河岸堤防工程设施,封堵河道,未经上级有权限的机关批准,擅自改变河水流向的行为。 g.破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御工程设施的行为。 h.破坏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库大坝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找土地、发布土地信息>>>>>聚土网 微信公众号:jut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