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凡 事 有 理 
凡事有理,我是高凡,朋友们好。又到了为您趣评一周农经大小事儿的时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一周,农业经济方面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儿”?来听高凡跟您说道说道,一起进入今天的“凡事有理”。 去不了里约?蚊帐里,约! 
本 周大伙儿的关注点基本都在里约奥运会,不知道您为了给中国队加油,是不是已经使出洪荒之力了呢? 本届奥运会上,出名的不光是傅园慧,我国运动员带去的“三大神器”同样闪耀世界,个个都是“黑科技”,分别是…蚊帐、拔火罐和针灸。歪果仁都惊呆了,说这是“巨型中国结”,是“东方巫术”,还有说是“兴奋剂”!要不说这些人没见过世面,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就不稀罕了好吗! 
不过这些老外们说归说,却个个抢着购买和体验。您瞧,这商机不就来了吗?倒不是说让您跑到里约去卖蚊帐,关键是给咱提了个醒。您想想,这些我们都已经不稀罕的“老东西”,实际上也蕴藏着很多新机遇。比如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蚊帐、拔火罐这样的老物件、老传统现在反而显得神秘而新奇,对外国人是这样,对很多城市中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也是这样。其实农村还有很多老物件,在兼具实用性的同时又有很多话题性,没准哪天,鞋拔子还火了呢。这些,您不妨都关注关注。 
另一方面,现如今很多老东西“翻红”,卖的不光是功能,更是情怀和文化。比如很多农村家庭现在又架起了老式织机,不为了卖布,人家卖的是“体验”,爸妈带着孩子忆苦思甜,自然也得舍得花钱。而拔火罐和针灸,就更是一种文化了;踏踏实实学两手,农闲时候搞针灸,也不失为一种有趣有料的选择。一串葡萄卖七万,凭啥? 前 一段时间我们关注了很多葡萄滞销的消息,葡萄烂在地里看着就心疼。相比之下,这两天有一条消息就有点“实力打脸”,日本的葡萄品种“浪漫红宝石”在竞拍会上拍出了7.3万一串的天价,合每颗葡萄2433块,人!民!币!很多人就整不明白了,大家都是兄弟,做葡萄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人家树上那一粒一粒的,难不成还真是红宝石啊? 
不可否认,这七万多一串的葡萄确实有炒作的成分,要不然谁买了都得在家供着,吃葡萄肯定都不吐葡萄皮了! 但是,日本农业多年来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严格把控品质,也确实种出了高价的底气,咱不妨来琢磨琢磨。比如,日本葡萄通常采用无核化、无棱化、大粒化技术进行培育,可以将有核植物变成无核,一串葡萄上每一粒的大小都能一样,颜值和内涵都得到了保证。 
而在葡萄采收时,日本农民往往会先对果实进行抽样检查,如果糖度和着色达不到要求,一般就拉倒了;就算收了,也会作为次品便宜销售,甚至直接被倒掉。而咱们是艰苦朴素惯了,颜色上差一点什么的轻易不舍得扔。但有一位哲人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宁缺毋滥咱也别得过且过。另外,日本农作物一般采用天敌和人工的方法减少虫害,推行“实名制”销售等等。这些做法,有的在咱们这儿已经不新鲜,有的确实还有差距。现在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拼的都是细节和专注。对咱农民也是一样,葡萄甜不甜那是第一步,要求每一粒葡萄都得长成一样的“网红脸”,这才是咱的追求。好,今天的“凡事有理”,高凡就跟您这儿。 编辑:高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