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奶业市场持续低迷,许多奶农正在遭遇亏损。在部分企业拒绝收奶、进口乳粉大量涌入的压力之外,奶农还要面对更头疼的问题——有些企业用廉价复原乳冒充常温奶或巴氏奶。面对重重阻力,奶农该何去何从呢?有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带来今天的农经漫谈。 
(张子雨) 眼下,奶农可真是不容易。各位奶农朋友都有体会,现在是成本高,奶价低,而且咱们还面临着进口奶的压力。 有宁波的奶农朋友就说,现在企业收购价,一公斤奶4.3元,但是这一公斤奶的成本已经到了5块钱。这么一来,养殖规模越大,亏得越多。实际上在北方,一些地方的奶价已经到了每公斤3.4元,奶农真的是亚历山大。 之所以出现了大家都亏本的结果,和产能过剩有很大关系。所谓产能过剩,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供大于求,按照价格规律,产能过剩必然会带来价格下跌。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和最近几年的过度发展有关系。 
咱们知道,前些年因为牛奶的安全问题,整个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发展。这几年,大家终于对国产奶制品慢慢有了信心,咱们好多奶农朋友们也开始扩大生产。但是大家一哄而上,反而好事变坏事。有数据显示,在2011年到2015年这5年里,咱们国家进口的奶牛,比前面的10年还要多出好多。大家可以看出,目前的奶牛养殖的问题和猪周期有点像。 不过,牛奶和猪肉相比,销售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奶农朋友事业面临困难,有人就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在这当中“鲜奶吧”就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奶农自己开店,早上5点取奶,当天的奶当天卖完,这样的奶就非常新鲜,很多奶都是在取奶之后半个小时就送到了顾客的手上。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鲜奶吧”的经营者多有自有牧场或生鲜奶源,经营更具专业性,主营新鲜的牛奶和低温奶品。有助于奶农的增收,也能使奶农降低市场风险。 
“互联网+”户们可以通过网络认养奶牛。现在发展特别快,有奶农朋友就在网上找到了新商机。现在,有一个叫做“人人牧场”的平台,用认养之后,这个平台还能把这些奶牛产的鲜奶送到用户的家门口。这个平台的运营者就说,需要经过层层代理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人人牧场大大缩短了销售渠道,消费者能享受到价格与质量上的双重优惠。实际上,之前就有好多地方都出现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大家可以在网上承包一款土地,按照自己的爱好来种菜。人人牧场,则是把这个思路,运营到了奶牛养殖的领域。这种创新的模式,也是给奶农朋友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思路,让大家能够换个思路来度过眼下的困难时期。 
通过这些例子,咱们可以发现,面对眼下的困难,如果转变思路,依然可以找到新的突破点,像鲜奶吧和人人牧场这样的例子,咱们也可以进行借鉴,或者是把当中的商业模式、商业理念运用到咱们自己的生产生活当中。 当然,真正解决眼下的问题,还需要各位奶农有更加理性的经营策略,预判市场,趋利避害。 正所谓:别怕市场趋势差,换个角度想办法。商业模式多探索,换个思路更发达。 编辑:纪翔、袁秀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