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林毅夫和张维迎两位国内顶尖学者关于“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公开辩论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有专家将之解读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之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在理论上实现重大突破,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指导原则,然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改革的目标不是小政府、大市场,而是有效政府、有效市场。“有效政府+有效市场”的组合拳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内蒙古锡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有体会。 落户锡泊河畔10年来,内蒙古锡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锡泊河农业)几经政策眷顾,已经从建厂之初不被当地村民认可、没有业界地位的边缘小厂,成长为目前为两万亩番茄种植、交易提供配套服务,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知名企业。如今,锡泊河农业是中国优质蔬菜供应商,拥有愈60亩蔬菜加工、储存基地,同时还是赤峰市和喀喇沁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诚然,每一家优秀的企业都有其强大的生存基因,然而,优越的外部条件则能加速企业步入正轨,实现“裂变”,迸发力量。近年来,当地政府在配套设施、融资渠道和宣传推广方面给予锡泊河农业的支持为企业发展架设起一条快速通道。 大宗农产品交易自大卫李嘉图以来多奉行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是形成这一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核心因素,如何将这种核心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考验当地涉农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社会担当,亦属当地政府推动地区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核心关切。据锡泊河农业负责人李新先生介绍,回乡创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交通状况着实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从最初跋山涉水“闯入”锡泊河畔考察,到如今高速口、省道旁,燕山变通途,直达京津冀,各级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交通配套设施。除交通设施外,喀喇沁旗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在扶持资金和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农业企业相应支持,为企业良性发展输入充足的“流动性”血液。 2016年,喀旗政府在《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意见》当中明确,未来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积极拓宽产品销路。一个个接地气的政策出台,让扎根当地的企业有了主心骨,让企业有更大的信心和动力聚精会神搞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锡泊河农业负责人李新感慨,当初回乡创业选择落户喀喇沁旗是庆幸的,不仅仅是因为这是自己的故乡,更因为喀旗政策好,为企业发展释放了更多、更大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