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定位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2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广发策略研究认为,过去几年内中央“一号文”政策重心集中在“农民增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三大领域,均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长期内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降成本、提品质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化肥行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版图。在风风火火的供给侧改革中,肥企如何把握机遇逆势而上呢? 绿色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版图 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均有明显上涨,其中重要的原因源于成本端投入品价格上涨、劳动者工资上涨以及土地租金成本上升等因素,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从而造成国内农产品库存积压。 因此,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国内产品品质与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长期愿景,具体表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涉及农业智能化、农业信息化、绿色农业等关键领域。 绿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受“两道箍”束缚明显,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在这此背景之下,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绿色农业大势所趋。随着城镇化推进,健康、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低毒高效的新型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产业未来趋势向好。 高效肥形势向好 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六大投资机会,其中包括化肥农药行业优势龙头受益零增长政策、环保压力去产能。 任泽平指出,目前我国化肥产品结构还不太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先进适用的施肥机械推广较为滞后。农业部于2015年2月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这不仅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收的需要。同时,当前环保核查趋严,也将促使化肥行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在此情况下,化肥行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效肥龙头企业有望受益,剩者为王、强者恒强。 安徽省土肥总站资深肥料专家胡芹远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对农资行业释放出一系列利好和机遇:首先,“稳粮、优经、扩饲”稳定了市场对肥料的需求;其次,补贴向种植大户倾斜,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肥料销售;第三,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客观要求企业研发对土壤具有修复、改良作用的产品;第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业节水行动为化肥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肥业出路在何方? 胡芹远建议,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思路,研发生产集高浓度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水溶肥及各种功能性产品于一体的多产品体系,降低单一品种的销售成本。同时,要特别注重与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建立高水平的农化服务团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司尔特为例,司尔特结合行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成功构建六大产品体系,包括测土配方肥、高塔肥、水溶肥、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同时,司尔特与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建立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形成 “测、研、配、产、供、施”为农服务新模式,从取测土样到产品研发、从精心生产到组织供肥、从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从农技培训到田间指导、从产量测评到质量回访、从数据收集到订制化生产等等。正如司尔特总经理金政辉所说: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司尔特的品牌与声誉,要像呵护我们的子女一样重视司尔特的产品质量,要像孝顺父母一样服务好司尔特的每一个客户。这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为司尔特实现与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无缝隙对接,实现营销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复合肥和新型肥料营养全面,可提高施肥效率,节约劳动力,改善产品品质,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建议关注复合肥和新型肥料龙头。 中国农业新闻网介绍: 中国农业新闻网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中国农业新闻网合法名称的农业专业网站。 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新闻网”唯一合法注册用户。人民网“中国农业新闻网”微博粉丝十万以上。头条号中国农业新闻网头条号“农业新闻”上一篇文件阅读量就达到几十万的农业新闻媒体网站。 2004年中国农业新闻网建站之初,国内农业类网站还处在萌芽期间的时候,中国农业新闻网就以超凡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勇于付出的精神开拓了这条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光辉之路。 这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和汗水。摸索出了农业互联网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之路。因此得到了大批粉丝的支持,十多年的无偿付出赢得了百万客户,为他们提供信息,传达国家农业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所创建版块大多是根据客户需求陆续更新修改,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农业新闻网站之一。 中国农业新闻网十分重视网站保护,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中国农业新闻网.com、中国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网.中国、农业新闻网.com、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中国、农业新闻.com、农业新闻.cn等以及与中国农业新闻网相关的主要中文域名和英文域名都属于我们公司。直接访问这些域名都可直达中国农业新闻网。对中国农业新闻网进行了很好地保护,使那些假冒中国农业新闻网的网站无地自容。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农业新闻网又理所当然拥有了中国农业新闻网腾讯公众号,中国农业新闻网百度直达号,各主要网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应等中国农业新闻网注册用户均属于中国农业新闻网。新闻头条中的“农业新闻”即是中国农业新闻网倾心打造的,便于搜索和关注的头条号。中国农业新闻网为客户倾力打造立体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访问途径。全国所有最便捷,最流行的各种平台上中国农业新闻网都是唯一合法用户。 谁有思想,谁有发展思路,谁能让企业腾飞,谁就会拥有未来。我们在农业互联网行业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们拥有含金量十足的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技创新立项,以及未来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中国农业新闻网的成立(包括对所有域名的保护)足以证明我们的前瞻,中国农业新闻网不靠收取费用运营到今天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2016是农业互联网腾飞的一年,农业文化产业网络媒体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上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正在行动~! 目前国家处于和谐共赢,共同发展的大时代。谁都知道依靠强权,单打独斗不可能拥有未来。希望有意合作、共谋发展的有识之士,拿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具体方案,共同把中国农业新闻网办好,为我国农业发展出力,为我国农业互联网发展出力。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中国农业新闻网腾讯公众号zgnyxww,手机百度@中国农业新闻网、各主要网站微博,百度、360、搜狗、必应等中国农业新闻网注册用户均属于中国农业新闻网。均可进入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扫描或长按下面二维码可关注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订阅号zgnyxww 中国农业新闻网直达号正式上线,直接在手机百度上@中国农业新闻网即可直达中国农业新闻网微网站。或扫描下面二维码,或长按以下二维码。直达中国农业新闻网微网站。 联系电话: 电话:010-51654937 QQ1553406735 邮箱:admin@nyxw.org.cn 或155340673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