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的“龙头节”,可在乐亭县姜各庄镇种植设施韭菜的村民心中却是一个庆祝收获的“韭菜节”。 “自从建了韭菜棚之后,咱这收入也跟坐了火箭一样,噌噌的向上窜。”尽管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的前脚打后脚,可谈到收入,母庄村村民黄学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姜各庄镇全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指引下,母庄村成为该镇远近闻名的设施韭菜种植大村,全村255户,近三分之二的农户经营大棚韭菜,种植面积达到600亩,已超过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仅设施韭菜一项收入,就为该村带来千万元以上的收入。 姜各庄镇主管农业副镇长周志永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种植大田为主的农户,按照最好的收成估计,一亩大田作物年纯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而设施韭菜的亩产量在万斤以上,且是冬季上市,价格十分走俏,平均斤价超过2元,占地一亩的韭菜棚年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仅土地经营一项的收入就呈十倍增长。而每年的三月到十月的农闲时间,村民还可以去县城打工,如此算下来,农户一年增加的收入更加丰厚。 
据了解,姜各庄镇是农业大镇,但多年来种植业以大田作物为主,农业经济水平欠发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在此背景下,该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粗放式农业产业转型,在多方摸索之下,走上了设施农业发展之路。同时,大力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全镇70个村,已有50多个村进行设施韭菜经营,种植面积近6000亩,以韭菜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几家,每年增加经济收入高达1.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