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8日 主要内容: 2016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良田点评: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13年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最近4年的主题更是锁定“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解决“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某种程度上是未来五年指导中国“三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的一号文件都会在2016年的基础上延伸、升华。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7日 主要内容: 《规划》强调,“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做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要更加健全有效,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繁荣协调,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农村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规划》突出加强了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方面的谋划。在重大工程方面,设置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5个重大工程专栏,从科技创新、物质装备、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33个重大工程和项目。 良田点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总得来看,《规划》紧扣发展脉搏,突出加强了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方面的谋划。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等重大改革举措,在重大政策方面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作用的互补配合,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主要内容: 《规划》在战略要求上,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的战略定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战略重点。在指导思想上,提出要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基本原则上,提出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国内国际统筹布局、市场政府两手发力等。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同时,《规划》围绕每个任务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若干重大工程。 良田点评: 《规划》对未来五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安排,既体现了与“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连续性,又突出了“十三五”的新部署、新要求,突出了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主要内容: 《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规划还提出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及确定了四方面的重点任务。 良田点评: 本次《规划》的特点用三个字概括“延、融、新”。“延”就是《规划》延续了前两个五年规划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脉络。“融”就是《规划》将融合理念贯穿始终,融合环节方面,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服务;融合主体方面,涉及农民、企业、政府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融合业态方面,除传统业态外,涉及新型流通、“互联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融合方式方面,涉及一产连二产带三产,二产前延后伸,三产连通一二产,产业、产村、产城融合等。“新”就是《规划》适应新常态、遵循新理念、重视新技术,新常态方面,要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市场变化;新理念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规划》始终;新技术方面,要求适应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变革带来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变化。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6年8月30日 主要内容: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良田点评: 信息化是重塑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31日 主要内容: 《意见》明确了实行“三权分置”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落实“三权分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确保“三权分置”有序实施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良田点评: 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 》 发布时间:2016年9月9日 主要内容: 《意见》提出了七大主要任务:加强规划引导、丰富产品业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扶贫、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培育知名品牌;并且为此做出土地、金融、科研培训、规范管理和宣传推广等政策保障。 良田点评: 发展休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意见》的提出对进一步改善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8日 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我国将着力实现“两保、三稳、两协调”,即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我国将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和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 良田点评: 我国粮食“十二连增”后,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目前粮食总量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品种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越来越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融合的难度越来越深、国内外市场联动越来越紧。调整优化粮食结构需要市场信息引导,更需要政策扶持。推进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是贯彻和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主要内容: 在重点领域方面,《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在路径方面,《意见》要求科学界定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权利职责,规范项目投资管理和实施程序,明确操作规划与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的方式投资农业领域PPP项目,并明确出资人代表,参与项目准备与实施工作。 《意见》明确对已建成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开展确权试点,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社会资本投资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 良田点评: 《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这也是农业领域首个PPP指导文件。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农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主要内容: 《方案》强调,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以现有补贴政策的改革完善为切入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将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方案》指出,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 良田点评: 发展农业要“对症下药”,瞄准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增加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同时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本文由发现良田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发现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