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祝阅武李慧芳)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乡街津口村民刘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农村产业项目的发展在经济构成中占据比较大的份额,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随着品种、技术、市场等对农业生产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家庭为单元的经营方式已经显现出很多弊端,品种技术应用不到位,产量品质提高难度加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逐一显现。而完善经营方式特别是开展规模经营,是农村发展与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农村的一些产业项目大多具有坚实的实业基础和经验。其产品的实用价值强更贴近民生需求,具有一定普通消费者的市场基础。但是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致使一些接地气的绿色健康产品很难发展成高品质品牌产品。 在最近几年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问题属于囚徒困境问题,仅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突围,具体表现一下几个问题: 1.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走的太慢,会被市场淘汰;走的太快,会被资本高利贷压垮。 简单理解,企业如果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积累资本,然后再扩大规模,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企业如果看准了市场,投资扩大生产,往往出现企业资金没有回笼高利贷已经把企业吞并了。 2.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农村产业规模不足,信用体系尙未建立,不足以达到国有银行的资产抵押贷款标准;在向私营金融企业融资时,往往存在中介结构以征信评估、律师尽调等为由引诱企业证明自己的真实资产,中介机构从中赚取高额费用,最后处处设置陷阱,使融资失败,对于农村产业来说是雪上加霜。 3.在产品的规划中,要做高端精品,受到规模包装设备限制,因此进入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受限;要做低端产品需求市场占有率,也因为规模小成本高的限制,价格竞争上没有优势。 4.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往往存在生手效率低、养熟就飞的现象。相对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农村产业地处偏远、工资待遇过低、发展前景未知,所以很难招聘到专业的高精尖人才。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刘代表认为应对症下药,才能及时解决农村产业生存发展问题,才能挖掘出好的产品,培养本土品牌。 1.企业资产征信评定,应该由相关部门对企业的合法资产给与认定,使一些租赁、集体、小产权资产得以盘活,让企业用自己的资产去融资,避免合法的资产不能合理使用的现象。同时也避免那些金融中介的合法融资骗局。 2.实施品牌扶持计划,应该寻求有地域特色、有发展远景、有市场需求、满足民生的品牌企业给与扶持,树立农村特色品牌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