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补贴资金开始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倾斜。这些农业主体将优先获得补助、贴息等补给。国家政策的调整旨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

接下了,小编说一说,2017年怎样才能拿到补贴? 一、什么样的农业项目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
在《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到:扶持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等建设
其中优先扶持基地建设、新技术、新品种引用与推广等

二、什么样的主体有资格申请补贴
1、申报项目的涉农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持续经营能力;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自筹资金,没有不良诚信记录。
2、家庭农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及相应的项目建设与经营管理能力;符合农业合作社的相关规定,产权明晰,运行机制合理,在经营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以上主体均需具有法人资格,且注册登记运营一年以上。

三、资金的扶持方式 主要分为贴息项目和财政补贴项目
同一项目同一年内只能获得一种方式进行补贴,在选择补贴项目时,一定要根据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贴息项目
贴息项目是政府提供的补贴形式,政府代相关主体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
贴息项目优先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对于市场前景看好、示范带头作用强的农业主体也可列入扶持范围内
贴息期限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贴息率不高于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单个贴息项目的财政资金贴息额度不高于500万元。 申请部门:所在地农发机构申报,也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向所在地农发机构推荐
2、财政补贴项目 财政补贴是政府直接给予相关主体资金支持,重点补贴对象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财政补贴项目要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的产业规划,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及竞争力;区域特色明显,市场潜力大,能带动农民增收,预期效益好。项目主体有自筹资金来源,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合法。
财政补贴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的管理方式,单个项目财政资金申请额度不得高于自筹资金额度。
(本文完) 本文参考相关政策解读,如有侵权,联系作者 作者:艾果 微信:mengxd116 发现农村那些事儿,了解最新农村政策,探讨农产品种植,互联网销售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欢迎有志之士与我勾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