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不断升温,农民福利待遇的不断提高和各项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为关键的是对拆迁的强烈预期,使得拥有广阔土地的农村顿时成了香饽饽。“回到农村去”成了现在很多城市居民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计划将自己的户口迁回农村老家,那么在现行政策下如何将自己的农口迁回农村呢?律师下面为您一一道来: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依据婚姻关系迁回户口 非本村人员如果与农村户口的村民结婚,在结婚达到一定的年限后,可以向农村当地派出所进行申请将户口迁回配偶所在的农村。在北京,农民户籍的人员结婚满三年可以迁入户口,城镇居民户籍人员结婚满五年可以迁入户口。迁回农村后,户口性质不发生变化。为了迁户口而进行假结婚假离婚法律风险较大,切忌谨慎。 二、依据子女关系迁回户口 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可以跟随父亲或母亲的农村户籍迁回农村。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则无法依据亲子关系迁移户口回农村。对于非婚生子女,其亲生父母与农村户口人员结婚达到一定年限其户口迁至农村后,子女在不满十八岁的情况下,可将户口追随亲生父母一方迁回农村。 三、依据确权分户迁回户口 受上大学及工作就业的影响,大量农村户籍的学生经过农转非已经将户口迁离农村,但父母的户口依旧在农村是农民。户口已经迁出的子女可与父母对农村的宅基地平房进行法院的确权诉讼,确认该子女享有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该子女可通过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或民事判决书到当地的派出所将自己的户口迁回农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依据房屋买卖迁回户口 在农村有大量的空挂户存在,也就是说,该人员在农村有户口但没有相应的宅基地房屋。此类人员在农村面临拆迁时,很有可能无法得到安置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可以买卖宅基地,该类农村的农民可通过买卖宅基地房屋的方式将自己的户口迁至有房屋的宅基地之上。 五、依据房屋继承迁回户口 如户口不在农村的人员的父母去世或有兄弟姐妹去世,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通过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注意此类房屋一般没有产权证,故无法进行公证继承,但可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进行继承,而后该人员可持有民事调解书或民事判决书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以上是几种非农村户籍人员将户口迁回农村的方式,在此需要提醒您的是即便是户口迁回了农村,但户籍的性质是不能变更的,也就是说之前是居民,迁回后还是居民,不会成为本村的农民,不是本村农民的话,基本上就不会享受本村农民的各项福利待遇。但如遇拆迁的话,基于现行一般的拆迁政策,还是能够享受安置补偿的。
文丨杜旭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