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肾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5-07-20   来源:襄樊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猪肾虫病又称冠尾线虫病,是由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四周脂肪和输尿管等处引起的。虫体偶然寄生于腹腔和膀胱等处。本病分布广泛,危害性大,常呈地方性流行,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病因/病原】 

杜洛克虫体粗壮,呈灰褐色,形似火柴杆,体壁较透明,其内部器官隐约可见。雄虫长20-30毫米,交合伞小,交合剌两根。雌虫长30-45毫米。卵呈长椭圆形,较大,灰白色,两端钝圆,卵壳薄,长99.8-120.8微米,宽56-63微米。 

【流行病学】

虫卵随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经1-2天孵出第一期幼虫;经2-3天,第一期幼虫经过第一、二次蜕皮,变为第三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以经过两条途径感染猪:一是经口感染,二是经皮肤感染。经口感染往往是猪吞食了感染性幼虫;幼虫钻入胃壁,脱去鞘膜,经3天后进行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然后随血流进入肝脏。经皮肤感染的幼虫钻进皮肤和肌肉,约经70个小时变为第四期幼虫,随血流经肺和大循环进入肝脏,幼虫在肝脏停留3个月或更长时间,穿过包膜进入腹腔,后移至肾脏或输尿管组织中形成包囊,并发育成成虫。少数幼虫误入脾、脊髓、腰肌等处,不能发育成成虫而死亡。从幼虫侵入猪体到发育成成虫,一般需经6-12个月。本病多发生于气候暖和的多雨季节,在我国南方,猪只感染多在每年3-5月和9-11月。感染性幼虫多分布于猪舍的墙根和猪排尿的地方,其次是运动场中的潮湿处。猪只往往在墙根掘土时摄入幼虫,及在墙根下或其它潮湿的地方躺卧时,感染性幼虫钻入皮肤而受感染。 

【病理学】

皮肤上有丘疹或结节,淋巴结肿大。肝内有包囊和脓肿,内含幼虫。肝肿大变硬,结缔组织增生,切面上可看到幼虫钙化的结节。肝门静脉中有血栓,内含幼虫。肾盂有脓肿,结缔组织增生。输尿管管壁增厚,常有数量较多的包囊,内包成虫。有时膀胱外围也有类似的包囊。腹腔内腹水较多,并可见到成虫。在胸膜和肺脏中也可发现结节和脓肿,脓液中可找到幼虫。在后肢瘫痪的病猪可见幼虫压迫脊髓。 

【症状】

无论幼虫或成虫,致病力都很强。幼虫钻入皮肤时,常引起化脓性皮炎,皮肤发生红肿和小结节,尤以腹部皮肤最常发生。同时,四周体表的淋巴结常肿大。幼虫在猪体内移行时,可损伤各种组织,其中以肺脏受害最重。 

【诊断】

临床观察,发现病猪腰背松软无力,后躯麻痹或有不明原因的跛行时,可镜检尿液,发现大量虫卵,即可确诊。有人用皮内变态反应进行早期诊断,即用肾虫的成虫制作抗原,配成1:100浓度,皮内注射0.1毫升,经5-15分钟检查结果,凡注射部位发生丘疹,其直径大于1.5厘米者为阳性反应;直径1.2-1.49厘米者为可疑;小于1.2厘米者为阴性反应。. 

【治疗】 

(1)右咪唑。按5-7毫克/公斤体重一次肌肉注射。 

(2)丙硫苯咪唑。按2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拌料口服。 

(3)阿维菌素(1)。每1毫升/30公斤体重,颈部皮下注射。 

【防治措施】

应经常保持圈内外清洁、干燥,圈内与运动场的排尿、排水要畅,地面可用石灰水或3-4漂白粉水溶液消毒。加强饲料治理,重视饲料搭配,给予富有营养的饲料。
Tags: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仔猪副伤寒的预防 [下一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致病原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茂名网站建设 茂名网站建设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4 个
性别:保密
chenjian@0668me.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这10种黑猪好养、效益高,中国农民别错过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 有了好舌头才有好胃口,导致猪舌头溃烂病变的四..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