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混合感染病例
2015-07-20   来源:南阳农批网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2004年8月,菏泽市某猪厂4月龄左右的育肥猪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发烧、皮肤苍白的症状,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而且病情进一步发展,死亡率达60%。经过综合诊断后认为,是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通过综合防治很快控制了病情。

1 临床症状

发病急,蔓延迅速。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病猪排出的尿液呈酱油状。可视黏膜苍白,眼圈周围发暗,耳边缘出现紫斑,手压不褪色,皮下有出血点。机体消瘦、脱水,浑身发抖,畏寒、喜卧、挤堆。部分猪呼吸困难,有的角弓反张,四肢蜷缩,躺卧于地,全身战栗,口吐白沫,呼吸促迫,对外界刺激反映迟钝。2~3天内大批死亡。

2 病理变化

全身肌肉色泽变淡,可视黏膜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喉头、气管充血,有大量泡沫。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心机松弛。肺实质肉变,缺乏弹性,并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变硬,呈暗红色,边缘不齐,有丘疹样结节。肾脏肿大,颜色发白,肾乳头出血,皮质部有黑红色出血点。膀胱黏膜变厚,壁上有少量出血。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溢出。脑充血、水肿,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小出血点,脊髓也有类似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3.1 无菌取病死猪肝、脾、肾等实质器官直接做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的成对、单个、短链球菌,其中以成对排列的双球菌占多数。菌体呈卵圆型,有荚膜。同时将病料接种于10%的马血琼脂平板上,置恒温培养箱中于37℃下培养24小时,出现灰色、半透明的黏液状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低倍镜下观察,溶血环中无红血球存在,呈β型溶血。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有长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存在。

3.2 取正在发烧的病猪的新鲜血液1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油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呈锯齿状、星状或菠萝状等不规则形状,上下震动或左右摆动。血浆中有球形、杆形的闪光虫体,这些虫体能上下左右伸展、旋转。

3.3 新鲜血液涂片,瑞氏染色,油镜下可见红细胞边缘和游离于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被染成紫蓝色,而血小板则被染成淡红色。

4 防治

4.1 应用"百毒杀"消毒剂对猪舍、用具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每日1次。

4.2 消除饲养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消灭有可能传播红细胞体的传播媒介,如蚊、蝇,虱子等。

4.3 对病猪用新胂凡纳明按25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日。青霉素、链霉素按规定剂量肌肉注射,2次/日。同时采用辅助疗法,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维生素C。

4.4 全场用土霉素按800g/t饲料拌料,连喂5天后减到400g/t拌料,饲喂半个月,至今未发现类似疫情。

5 小结

这两种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特别是夏季。吸血昆虫可传播该病,消毒不严的外科器械和注射器也可传播该病。该病多为断奶、阉割、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诱发,故在有应激因素出现前后,应多喂服抗应激多维及抗生素,以防发病。

猪附红细胞体主要寄生于红细胞中,使正常的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因而易继发其他传染病造成混合感染。故治疗效果较差,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两种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发病后期与猪瘟相似,故在临床上应该注意鉴别诊断。
Tags: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冬季养猪保暖必须悬挂草帘和搭塑.. [下一篇]提高母猪繁殖率技术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萌哒哒 萌哒哒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6 个
性别:保密
mengdad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这10种黑猪好养、效益高,中国农民别错过
· 有了好舌头才有好胃口,导致猪舌头溃烂病变的四..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