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圆环病毒病研究进展
2015-07-20   来源:宜昌农批网  作者:七夕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原体已被确认为圆环病毒(PCV-2),研究表明,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主要有PMWS、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细小病毒、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均与PCV-2感染有重要关联。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全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特性
  
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兽医学上已知动物病毒中最小的病毒,无囊膜,直径17-22nm,含有1.76-2.3kb的单链环状DNA,相对分子质量58ku,沉降系数为52s,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7g/ml。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及核苷酸序列,将其分为PCV-1和PCV-2两个型,其中PCV-1无致病性,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及猪源传代细胞系。PCV-2则具有致病性,在临床上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PCV对酸性环境(PH3)、氯仿或者高温(56℃和70℃)有抵抗作用。PCV在原代胎猪肾细胞、恒河猴肾细胞、BHK-21细胞上不生长,可在PK-15细胞中生长,但不引起细胞病变,且需将PCV盲传多代才能使病毒有效增殖。在接种PCV的PK-15细胞培养物中加入d-氨基葡萄糖,可促进PCV复制,使得感染PCV的细胞数量提高30%。感染PCV的细胞内含有许多胞浆内包涵体,少数感染细胞内含有核内包涵体。

二、流行病学
  
在我国虽然近几年来才对猪圆环病毒引起重视,但是,对于猪血清中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抗体所作的回顾性检测以及对猪组织样本所作的回顾性检测结果表明PCV2抗体至少从1969年起就已经存在于猪群中了。

1 易感动物
  
本病主要侵害断奶后仔猪,哺乳猪很少发病,如果采取早期断奶的猪场,10-14日龄断奶猪亦可发病,一般本病集中于断奶后2-3周龄的仔猪。‍

2 传染源

该病毒分布广,猪群中血清阳性率常达20%-80%,病毒可随粪便、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

3 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可能性存在。

4 流行病学
  
发病率与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流行性时,发病率死亡率较低。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V)、细小病毒(PPV)、猪肺炎支原体(MH)多杀性巴氏杆菌(PM)、败血型链球菌(DM)等混合感染时,促进本病的发生流行,在我国北京、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广西、东北等地均有案例报道。‍

三、临床症状

与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5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如下:

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断乳后全身多系统衰竭综合征MWS主要影响6-8周龄的猪,很少影响吮乳的猪。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弱为特征的症状,生长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体重减轻,皮肤与可视粘膜苍白或黄疸,贫血,肌肉萎缩、衰弱无力,呼吸困难、呼吸过速,一些不常见的症状有下痢、咳嗽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一般而言,患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皮肤苍白、进行性消瘦、发育障碍,而且表现以咳嗽、喷嚏、呼吸加快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呼吸器官障碍。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粘膜黄疸,下痢,嗜睡。再一个特征就是猪群的死亡率增加。约20%的猪咳嗽、喷嚏、呼吸困难,死亡率约为8%-35%,10%-20%猪皮肤和可视粘膜可见黄疸。由于细菌、病毒的二重感染,常常使PMWS的症状复杂化、严重化。临床上约有20%的病猪呈现贫血与黄疸症状,具有诊断意义。‍

2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病猪发热、不食、消瘦、苍白、跛行、结膜炎、腹泻等。特征性症状是会阴部、四肢、胸腹部及耳朵等处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有时这些斑块相互融合成条带状,不易消失。

3 母猪繁殖障碍
  
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减退,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病后母猪受胎率低或不孕,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上升达11%。

4 猪间质性肺炎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症,多见于保育期和育肥期的猪,咳嗽、流鼻汁、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生长缓慢。

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的临床变化很大,其震颤为从轻度到重度。在出生后第一周,严重的震颤可因不能吃奶而死亡,活1周的仔猪可以存活下来,但多数在3周时间恢复。震颤为双侧,影响骨骼肌肉,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如声音或温度刺激,有的在整个生长和发育期间都不断发生震颤。主要是母猪在怀孕阶段感染了病毒。PCV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感染发生在胎儿免疫功能形成以前。曾有人报道母猪在不同的怀孕阶段感染类似PCV病毒时,可引起震颤发生。此外,在临床上还能见到与圆环病毒Ⅱ型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肠炎和关节炎等。这些情况多见于蓝耳病阳性猪场继发感染所致。实践证明圆环病毒病与蓝耳病同时流行的猪场,其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个感染猪场。‍

四、病理变化
  
最显著的剖检病变是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颈下淋巴结肿大2-5倍,有时可达10倍。切面硬度增加,可见均匀的白色。有的淋巴结有出血。在发生细菌感染时,淋巴结则可见到炎症和化脓性病变。肺脏肿胀、坚硬或似橡皮;部分病例形成固化、致密的病灶。半数病例的肝脏肉眼观察呈不同程度的花斑状,为轻度到中度的肝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严重病例的肝小叶,结缔组织非常明显。严重病例肺泡出血,颜色加深,整个肺呈紫褐色,有的肺尖叶和心叶萎缩或实质性病变。脾脏常肿大,呈肉样变化。花斑肾,肾脏水肿,呈灰白色,被膜下有时有白色坏死灶。胃的食管部黏膜水肿和非出血性溃疡。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和出血。另外,由继发感染引起的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心包膜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和关节炎也经常见到。

五、临床诊断
  
对先天性震颤排除遗传性和化学原因引起的震颤外,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PMWS的临床症状具有特征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有PMWS发病史的养猪场挑选出具有发育不良、皮肤苍白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症状的仔猪,进行病理检查、PCV抗原及核酸检验,结果所有仔猪都患有PMWS。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的震颤为从轻度到重度。在出生后第一周,严重的震颤可因不能吃奶而死亡,活1周的仔猪可以存活下来,但多数在3周时间恢复。震颤为双侧,影响骨骼肌肉,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如声音或温度刺激;有的在整个生长和发育期间都不断发生震颤。

六、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1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PCV和使其感染恶化的二重因子,特别是细菌、支原体及其他病毒侵入猪群。对早期发现疑似感染猪进行检查、隔离、淘汰。避免从疫区引进猪只,严格控制来访者、车辆、货物进入猪场。同时还要避免其它动物接近猪场,对老鼠和飞鸟也要进行严格控制。PCV是没有囊膜的DNA病毒,和环病毒科的其他病毒一样,对理化因素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猪场应定期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1.2 购入种猪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隔离饲养1个月,健康者方可进入猪场生产区。

1.3 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落实生物安全各项措施。猪舍要清洁卫生保温,通风良好,降低氨气及有害气体的浓度;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同日龄的猪只应分群饲养不要混养;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1.4 定期消毒。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建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粪尿要发酵处理。生产中应用3%的火碱溶液、0.3%的过氧乙酸溶液及0.5%的强力消毒灵和抗毒威消毒效果良好。

1.5 药物预防控制发病及继发感染。‍
  
(1)妊娠母猪:产前7d与产后7d,按1t饲料中加入80%支原净125g、15%金霉素2.5kg、阿莫西林150g,拌料均匀,连喂15d;
  
(2)哺乳仔猪:1日龄、7日龄和断奶时各肌注1次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每头每次0.2ml);
  
(3)断奶仔猪:1t饲料中加80%支原净50g、15%金霉素150g(强力霉素150g)、阿莫西林150g,拌料混匀,连喂15d。也可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支原净50mg强力霉素50mg、阿莫西林50mg,拌匀后喂饲,连用7d,同时在饲料中注意适当的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

1.6 帮助仔猪过好断奶关。仔猪断奶时易发生心理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应激,所以仔猪28日龄断奶时,母猪下床,仔猪应留在原产床上停留5d,并给予优质全价饲料中拌入药物,以降低其应激反应。断奶时以原窝仔猪组群,不要与其他窝仔猪混群、合栏,以免仔猪相互咬架、打斗,造成应激。保育猪舍要保温通风,温度不能与产房舍温度相差过大,否则易造成仔猪发生死亡。

1.7 发生该病时应采取的措施。发生该病时要清除病猪,全群疫,淘汰阳性猪。添加药物,控制疫情。全面消毒,改善饲养环境温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加强营养和饲养管理,防止继发其他病的发生。

1.8 提高猪群机体抗病力。疫情严重猪场可取猪圆环病毒病感染病猪含毒较多的脏器,如淋巴结、肺、脾等组织,捣碎研磨灭活后制成组织灭活苗,给全场猪只进行免疫注射,注射后12-15d可使新发病例减少,并使疫情逐渐平息。

2 治疗措施

2.1 治疗方案:
  
(1)对于刚断奶仔猪的腹泻,消化不良、消瘦、皮肤苍白机体衰弱,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议用“重症王”或“清开灵”注射,同时配合红酒酵母多糖、板蓝根或大青叶浓缩提取物,等拌料或饮水、并配合“氟苯尼考油乳剂”注射,连用3d;
  
(2)对疑似混合染猪附红细菌体、弓形体、肺炎支原体(MH)、多杀性巴氏杆菌(PM)、败血型链球菌(DM)这种情况用黄芪多糖、甘草浸粉拌料;
  
(3)在以上2种情况混合感染时,我们建议在以上(1)+(2)的基础上在加入VC磷酸酯镁、复合VB等饮水或拌料连用5-7d,同时配合补铁,生血的药物促进本病的康复。间隔1周,再重复一次即可;

2.2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与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如应用金刚烷、支原净、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庆增安、炎康注射液等治疗,肌注维生素B12、维生素C、肌肝和静注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Tags: 责任编辑:七夕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头胎母猪养殖之怎样能多产仔? [下一篇]猪寄生虫病之猪癞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七夕 七夕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0 个
性别:保密
qq349@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这10种黑猪好养、效益高,中国农民别错过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